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的好書是被譽為19世紀的奇跡的海倫?;凱勒女士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1880年,海倫?;凱勒在美國出生。時隔不久,一場突如其來的急性腦、胃充血,使海倫成為了集盲、聾、啞于一身的殘疾人。這種孤獨在海倫六歲時被打破,安妮?;莎莉文老師來到海倫身邊。此后,莎莉文老師靠把單詞拼寫到海倫手中的方法,一點點教會海倫讀書寫字。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為了進入哈佛大學,倔強的海倫不顧旁人形形色色的目光,進入劍橋女子中學學習。當其他學生在教室外快活地玩耍時,海倫得老老實實的把課本上的拉丁文抄成盲文,以方便朗讀;當其他學生輕松地用紙筆完成作業時,海倫得用打字機一個字一個字艱難地打完作業;當其他學生隨心所欲的在課堂上做小動作、開小差時,為了趕上進度,海倫得靠莎莉文老師在手掌上拼寫來學習知識……這些事的枯燥和單調是難以想象的,對生活在無光、無聲、無語的世界里的海倫,正常人所做的每一件簡簡單單的小事,對她而言,都需要付出十倍、二十倍的努力去完成。其中的坎坷曲折,決不是常人所能想象得到的。
但面對逆境,海倫不僅沒有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反而堅強的挺了過來,用努力證明自己,證明殘疾人的生命也可以是光輝燦爛的。
此時此刻,我仿佛覺得,海倫并不是一個殘疾人。她那高大的形象,正邁著堅定的步伐,向我們一步步走來。相比之下,我就顯得多么渺小和微不足道啊!每當遇到難題,我不是想到怎樣去完成,而是想怎樣從他人那里獲取答案;每當有困難擺在我面前,我不是想到怎樣去克服,而是想到怎樣才能找到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去推辭。現在想來,真是自愧不如啊!
再來看看海倫吧!果不其然,憑著自身的努力,海倫不僅成功地考取了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還寫下了無數不朽的篇章,建起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送去了溫暖和光明,為人類史添上了光輝的一筆。
讀罷,我不禁掩卷長思。為什么幽閉在盲、聾、啞世界里的海倫能生活地如此精彩,而生活在光明世界的我們,卻連起碼的毅力與決心都沒有呢?這正是我們應反思的,海倫?;凱勒,她用一顆不屈不撓的心去迎接生命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世界,及時扼住了生命之喉,從而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
讓我們學會海倫?;凱勒精神吧!學習她那頑強的意志,學習她那永不言棄的精神,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用勤奮和努力,譜寫自己的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