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我和哥哥老是盼著那些能放長假的節日,印象最深的就是五一勞動節。
每年的五一期間上海都要舉辦一系列的音樂會叫“上海之春“。大到文化廣場,上海音樂廳,小到各區的文化宮都有音樂會。一般各區的文化宮都由一些業余的演出單位表演,許多演出都是免費的,而文化廣場演一些有上海多家文藝單位聯合舉辦的大型音樂節目。有一年在文化廣場演出了一個大型音樂舞蹈的音樂會,名字好像叫“在毛澤東的旗幟下“什么的。聽說正好周恩來陪外賓來上海,看了以后很受啟發回北京后就指示籌辦了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首場公演也是在某屆的“上海之春“音樂會上開始的。余麗娜從此成名。如果說“五一“給我們帶來的是節日的歡樂,那么“上海之春“給我們帶來的就是春天的旋律。
五一節夜晚的上海一般不放煙火,所以大家不是和家人在一起聚餐,就是上劇院看戲,或是逛南京路,淮海路看節日燈火。
今年的五一又過完了,我又要開始盼望下一個五一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