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這里,過往的一切都已經(jīng)在我的身后呼嘯而過,不再回來。
小的時候,不懂什么是未來,只是一遍一遍的看著日出日落,以為人生真的可以美好的這般完整。現(xiàn)在,未來依舊模糊,看不清那一片天空究竟是干凈明亮還是潮濕陰霾。我只能憑借著,自己還未消失的那一點孩童般的想象,幻想著我的人生,如同在沙漠中迷路的人們,看見了海市蜃樓,卻看不清命運的面孔。
小學(xué),像所有孩子一樣,偷偷地穿媽媽的高跟鞋連衣裙,在高大的穿衣鏡前高昂著小腦袋,兩手叉著腰,來來回回一遍一遍的走,“蹬蹬蹬蹬”的聲音悅耳動聽。總是拿著皮尺想要量量看自己又長高了多少,計算著自己還要多久才能像媽媽那樣,可以一伸手就夠到柜子最上層的蛋糕……年幼的我,那樣憧憬著長大。
人生的不同階段就好像是被一條條河流隔開的土地,我在這邊不停地眺望彼岸,望眼欲穿。漸漸的,我看到了對岸高高大大的花墻,墻上是鋪天蓋地的嬌艷的花,那么誘人。可是,我卻不曉得,那花墻的后面,沒有永恒的明媚陽光和滿園的繁花似錦,只有一片陰晴不定的天空和滿是荊棘的道路。
我終于跨過了那條叫作時間的河流,來到了我的18歲
青春如酒,成長正酣。經(jīng)歷過所有美好的錯誤的不夠成熟的,我的人生行至18。現(xiàn)在我才知道,白駒過隙,光陰似箭,歲月如梭,這些詞在時間面前是多么的蒼白無力。只一眨眼間,數(shù)十載的時光就這么匆匆的流過了。
我還記得初中的時候,和伊婷約定,要永遠在一起,不離不棄。可我終究還是離開了,不是很遠,卻不能再日日陪伴她,不能一起笑著高聲歌唱,哭著緊緊相擁。
那些有朋友們陪伴的日子,那些曾經(jīng)以為可以一直在一起的日子,原來,我已經(jīng)離開它們很久很久了。
現(xiàn)在的我,是個高二的學(xué)生,高考近在眼前,卻依然不知道未來的方向。人人都說,畢業(yè)遙遙無期,轉(zhuǎn)眼各奔東西。這話真的沒錯。高一的朋友們,現(xiàn)在大多因為選科的緣故七零八落。他們的未來,和我的未來,是否會有交集,又或者,我們從此天各一方?
從小到大,我一直是老師眼中的好學(xué)生,長輩眼中的好孩子。人見著就說,這孩子以后肯定有出息。
有出息?可是,誰又能告訴我怎樣才算是出息呢?坦白說,我不是個愛學(xué)習(xí)的好孩子。成績不算最好,卻也可以說是不錯。然而我卻不知道自己應(yīng)該做什么。因為不知道自己現(xiàn)在可以做什么,所以選擇念書。念完書呢?工作。什么工作呢?不知道。
有的人說,去讀外交專業(yè)吧,很風(fēng)光的。有的人說,去讀國際貿(mào)易吧,這個很賺錢的。還有的人說,去讀司法專業(yè)吧,這個很吃香的,而且工作又舒服。
我們,只是為了生存,才去選擇那一個個職業(yè)的么?
未來究竟是什么樣子的,我可以到達嗎?
曾在黑暗中一遍又一遍的問自己,我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一遍又一遍的回答自己,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我站在生命的十字路口,躑躅不前,猶豫不決。
可是看著媽媽被粉筆灰染白的青絲,看著爸爸偉岸的身軀日益瘦削,我知道,我不可以讓他們失望。我不是一個窮人家的孩子,可也絕對不是一個富家小姐。我很清楚的知道,爸爸媽媽為了我的成長付出了多少。他們看我笑看我哭看我在陽光下舞蹈,他們用最美麗的微笑告訴我,人生是一個舞臺,只要努力就可以贏得掌聲。
我不止一次的告訴我自己,我不再是一個懵懂的孩子了,不再是一個無所顧忌任意淘氣的孩子了。我的肩上背負著沉重的責(zé)任,我是這個家的希望,我的手上握著這個家的未來。無論前面的路怎樣,我都必須去勇敢面對。坎坷也好,殘酷也好。一個人,從他誕生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jīng)無可逃避的擔(dān)起了一份責(zé)任。我們是父母的未來,是祖國的未來,更是社會的未來。
以前,覺得周恩來小時候那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挺像喊口號的,后來才明白,原來自己有多么的幼稚。周恩來在幼年的時候,就已經(jīng)清楚的知道自己肩上的那一份責(zé)任,而我們,到了18歲甚至更后來,才知道,原來自己也背著那份責(zé)任。
這一刻,我站在我18歲的土地上,伸開雙臂,迎著從未來吹過來的風(fēng),以一種無畏的姿態(tài),微笑著面對我的未來,我們的未來,和他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