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學了林沖的由一忍再忍轉變為忍無可忍。想想我自己,以我的脾氣,一定會是那種一忍再忍,三而不衰,四而不竭的人。但想想,我現在,卻又是越來越武斷了。
最近總在說芒果臺遲早會被廣電總局“整垮”的事,當然,“整垮”是有些夸張。說廣電總局總是壓著芒果臺,審批一部得審上幾年,逼得芒果臺自制大戲卻總被痛批山寨。是啊,芒果臺所處的位置太過顯眼,關注度太高。就像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總吵著地大物博,其實人均一攤下來就不知道哪里去了。但是中國卻又何必把國民生產總值GDP把那些系數抬得那么高呢?不是把自己往刀尖上推嗎?說是說可以安穩民心,但你站的那么高,發達國家又怎會忍你這般發展呢?你把自己的科技頂向最前端,安全問題卻又不那么適合在中發展。你虛報人數,說是可以安穩人心。你的人口普查也是虛報,你說什么都是為了安穩人心。然后呢?你如此這般科技大國,可政治上呢?聯合國投票你不是投票就是棄權。就像是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科技跑得那么快,可我們呢,在后面氣喘吁吁的跟著。
為什么央視收視率沒有芒果臺高?央視有全國統一轉播的新聞聯播,唯一有的轉播的體育賽事,唯一的英語頻道,唯一的戲劇,綜藝……為什么收視率不及一個區區芒果臺?努力不夠?不可能!舉個例子吧,焦點訪談,這原本是一個我很中意的一檔節目,它敢于深入一些黑商販的窩點,敢于用事實說話。是一個打假打黑,反腐倡廉最有效的武器,甚至還揭露了長沙植物園內違規建樓的事。可然后呢?現在,這個所謂的“焦點”更多地聚焦于一些好人好事,一心著力于“民族團結”這檔子事。央視有了太多顧慮,不敢給外國人看,也不敢給國內人看。所以我們連鳳凰衛視也看不到,所以我們喜歡上了有真實感,有個性的芒果臺。
這碼子事政府打壓著,頗有掩耳盜鈴之勢。在臺灣香港人們自由地評論,不管寫書還是在電視上對著爭辯,他們有矛盾,也有秩序;有黨,也有反對黨。他們的人民也很幸福,因為他們民主自由。明明是一個自由民主和平團結人民當家作主的大國,有的事自己卻還要遮著掩著,明明是多黨合作,卻過得像一黨專制。最近總看些媽媽從香港偷帶回來的有關政治的書。有的是批判中國的高官,有的是談及他們的家庭和不為人知事。可以從一個外面的角度看待中國,而這個角度更加真實和具體。
且不看的這么大,政府總是把最光輝的一面用來示人,當然,事實上,他們做事也做得很干凈。他們把自己的面貌做得這么潔凈,從他們的角度也是為了民族團結,為了安穩人心,為了把社會主義國家這個牌子做大,做響。雖然跟著共產黨號召的國家是那么的讓人目不忍視。他們夢想著要把人民的生活過的烏托邦,他們總是想著用一只手做事,出事了再用另一只手抹掉,他們想要國人看到的是他們想讓我們看到的東西。為此,他們忽略了很多我們渴求真理的眼睛以及我們能言善辯的嘴巴,他們總用一些事來想盡辦法敷衍我們,權當我們都是些只會聽話不會說話的乖小孩。不乏用一些在我們看來十分幼稚的手法。
是啊,少不讀《水滸》,對于我們這些孩子,我們怎么看得懂水滸?我們不是善變的故事人物,也不會什么官逼民反,我們只是活在我們政府下面的一群烏合之眾。我們過的日子只求吃飽喝足,稍微有點娛樂消遣。我們都經不起招安的考驗,誰的家人不希望孩子將來能當官騎到別人頭上。我們原本機制是些沒什么想法的孩子,將來也指不定誰成為一個個“裝進套子里的人”。
就像電視劇里的獄卒總是喜歡說的“老實點”,或許我們也應該恪盡職守,老實本分,我們目前也只能做到這些。有同學說:放遠一點去看廣電總局的“限娛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目前的“娛”的綜合素質并不高,在“限娛令”的督導下的這二三個月,先放著吧,幾個月修的耳根子清靜,或許可以迎接來一個更加清新的空氣。如果那位“裝在套子里的人”要說了“當然,行是行的,可是千萬別鬧出什么亂子。”那咱甭管,有政府呢,能出什么亂子,不過,我得引用龍應臺在《目送》序言結尾的那五個字“真的,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