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的,今天的畫室里只有我一個人。或許由于酷暑,亦或是別的什么,原本稀少的畫友便全然不見。教師向來是不輔導的,此刻便在閑逛吧。室中,一畫板,一人,一石膏頭像。更無別物了,剎那更是往日所感受不到的空曠。畫室中的聲音便是鉛抹在紙上的聲響。面對一顆漆成雪白的石頭,沒有了昔日感到的“面對死人”般的煩躁。以前畫室是有六人,四女二男,往往嘩聲一片,連閑逛的教師也時不時得折回來調整一下紀律。在畫室里,時間這種“寸金難買”之物往往化作虛無。筆下的“石頭”便從點作線,從線作形。一切按照工序,卻又添上自身心情與筆法的渲染。我
腦中蹦出的第一個字竟是“空”。畫室的空曠與寂靜,退除了心中對于石膏與酷暑的不滿。這就是所謂的“心如止水”么?或許很難想像一個人獨自在畫室中,面對一個毫無生命感的石頭,坐六個小時——平日即便是身邊聚滿朋友以談心,又何以談得六個小時?我曾不明白教師所授“靜能生慧”為何意,但此時,雖仍無法用言語以釋,心中卻已恍然。不知時間飛逝間。紙上的一顆石頭便也已出形。窗外的光因為太陽的遷移而變化方向,畫室內的石頭明暗的關系也逐漸不同。但似乎已早不用再看實物,平視畫紙,下筆。教師進來時我并未發現,或許是他故意放輕的腳步。直到他在我身后,輕拍我的肩膀,我才如受驚了一般扭頭轉去,看表,已過了五個半小時。
教師示意這畫已經畫完了,我便將它裝入畫袋。其后,他給我看了一些他近期的作品,我驚住了!老師的畫與我的作品渾然不是一個檔次。幾乎是爐火純青,呼之欲出!他告訴我,這些畫便是他在周末,學校空無一人時,自己獨自畫了一天——約八小時完成的。或許獨坐時,便能“心不濁”,下筆也自如流水,可融入自已的心境罷。如此看來,孤獨卻也不是件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