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我把“雪球”放在自行車車筐里,帶到了奶奶家。“雪球”是我的小獅子狗,一身雪白的長毛,身子圓圓的,活像一個雪球,可愛極了,我就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雪球”。
一路上,“雪球”沒有一分鐘安寧的時候:一會兒把前爪搭在車筐邊上,伸著頭咬我的手指;一會兒又“汪汪”地大聲向我叫,好像在和我說什么話;一會兒,興奮地趴在車筐里,小腦袋四下轉動,打量著這熱鬧而又陌生的世界;一會兒,探出半個身子向迎面駛來的汽車“汪汪”叫著,汽車過去了,它還扭回頭向著汽車叫……我只好不時地用手撫摩它的小腦袋,好讓它老實一點,可是沒用。
好不容易到了奶奶家,我剛把它抱到地上,它就四處亂竄。突然,它看到了墻角雞籠子里的10來只雞,愣住了(它從來沒見過雞)。片刻,它撒開四爪飛奔過去,一下子撲在籠子上,踞著后腿,兩只前爪抓個不停,還伸著長長的舌頭,“哈—哈”地喘息著,一副興奮、狂熱的樣子,就像一個“發燒友”歌迷見到崇拜的偶像一般。
“雪球”的突然降臨,引起了雞籠內的巨大騷動。小雞們一個個亂了陣腳,“咯咯嗒嗒”地叫著,上躥下跳,互相沖撞起來。有的雞扇動著翅膀飛起來,不料一頭撞在了籠子頂部,“撲棱棱”地拍打著翅膀。然而它們仍然不斷地亂飛,不斷地撞在籠子頂上。其中有一只雞特別膽小,跑到籠子角縮成一團,深深地埋下頭去,不敢看“雪球”一眼。這一切,讓“雪球”更加興奮了,鬧得更起勁兒了。
?此時,“卿卿喳喳”的雞叫聲、“咚咚”撞擊聲、“雪球”“哈—哈”的喘息聲混合在一起,籠子內外熱鬧得好像在開狂歡派對。
眼前的場面,讓我想起兩個成語—雞犬不寧、雞飛狗跳,此刻此景,要用這兩個成語來形容實在是太準確、太生動了。不知前人創造這兩個成語時,是否就是從這樣的場面中得到的靈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