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和你們說:“你們辛苦了。”我們的父母付出了他們全部的心血,為了自己的兒女,父母可以舍棄自己的一切,為了兒女,父母付出的確實太多了,那么當兒女的,怎么做才能不辜負父母的一片心呢?
記得在趙本山與黃曉娟的小品《相親》中,有這樣幾名臺詞:二位老人,辛苦半輩,為了兒女,受盡苦累。雖然這只是小品中的短短的兩句臺詞,但它卻反應了我們的社會中,父母為了自己的兒女,確實付出的太多太多。有些在外求學的學生,離開了自己可親可敬的父母,離開了自己的親人,但是,他們卻時刻忘不了我們,他們希望的就是他們的兒女能在外為他們爭光填彩,想聽到的是你們在學校成績提高平平安安的消息,那么,我們也要不辜負你們父母的一片心。這就引出了實質性的問題,大家具體怎么做,才能不辜負父母的一片心呢?
我認為,我們只有勤學求索、自強不息,立足學校成才,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以它能開出像海洋一樣湛藍的花,感恩的來面對世界;一雙毫不起眼的鳥兒,以它那動聽的歌聲,感恩在面對世界;一棵大樹,在山里完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以它幾千年自在的生長,感恩地來面對世界……我被林清玄的作品《感恩之心》里的這些話深深地感動了!它們撥動了我心靈深處的琴弦!
海倫·凱勒是舉世敬仰的作家和教育家,盡管命運之神奪走了她的視力和聽力,這位盲、聾、啞集一身的女子卻用勤奮和堅忍不拔的精神緊緊扼住了命運的喉嚨。她的名字已經成為堅忍不拔意志的象征,傳奇般的一生成為鼓舞人們戰勝厄運的巨大精神力量。靠著不屈不撓的意志,海倫學會了唇讀,可以通過“手”聽到馬克·吐溫為她朗誦的短篇小說,以優等的成績完成了世界名校哈佛大學的學業。她還寫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優美的散文,我十分敬佩她!她以她那種努力不懈的精神,感恩地來面對世界。
讀著《感恩之心》一書,想著現實中這些感人的人與事,我想我將怎樣來迎接我的人生呢?我們要有感恩的心,做感恩的事,這樣才能不負父母一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