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數學老師,相貌平平,瘦瘦小小,卻有個異常響亮的名字!------傅文東!
別看我們對著他尊敬地叫傅老師,背地里卻親切地叫東哥呢!他發現后,擺出一大隊關于輩分問題的個中道理,可大家左耳進右二出,依然如故。為什么?因為他本來就是“東”哥嘛。
東同學
在我們這里,“東”就是逗、耍的意思,老師就經常東我們,把我們東得暈頭轉向、天昏地暗,東西南北全分不清,所以,我們上課總會小心翼翼地作答。
一次,算圓柱體體積,剛學過的公式,大家都熟著呢一位同學說出了計算方法,大家都拖著長腔怪調“對--------”他卻在講臺上躬著身子,和貓沒什么差別,“對嗎?”我們都以為他看錯了,加重了語氣“對!”“不是吧?”他疑惑地看著我們,眉毛成了三角型,眼珠都快奔出眼眶了,同學們被他這次的疑問弄得沉默了,一各個低頭仔細看題型,“恩?”見我們沒反應,他又質疑了一遍,不知是哪個糊涂蛋,大叫一聲“不對!”他這一嗓子不得了,其他人也附和著:“不對,不對。”“為什么不對?誰跟我說說?”老師的表情是那樣怪,好像在笑,剛才跟著喊的人立刻閉上了嘴,不吱聲了,剛才領頭的糊涂鬼也用書擋住了臉。
“對吧。。。。。。”又是一個領頭者,不過,他的聲音很沒底氣,老師微笑著,注視著我們,回過神來的同學們終于徹底醒悟,你一言我一語地表示是對的。老師提高了音量,“對不對!”“對!”我們的語氣堅定了起來!,“對不對!”“對!”這下,聲音足以把房頂掀翻。老師小雞啄米似的點頭,眼睛閉了好久,接著把袖子一抖:“是對的,剛才是誰喊的不對啊~被我東了吧!”
再東同學
新學期到了,大家都很興奮,東哥坐在小桌子前,百無聊賴地耍著筆,班上一半以上的都來報道了,還剩下一些在干什么呀!?終于,隱約出現了兩個熟悉的身影,一個是王豆地,另一個,當然是我啦!我倒很開朗,跑上學,還沒站穩,就給老師問好了,內向的王豆地只呆站在原地等老師開單字,先是胡亂說了幾句,老師終于舍得拿起筆了,“報名!”短短兩個字,卻把王豆地問傻了,在一邊的我也霧里看花,“報名!”“這不是來干這個的嘛?”我心想,眼看王豆地愣著不動,老師解釋到:“報上名來!”“哦!王豆地。”
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東哥啊東哥,又耍我們了。相處了這么久難道您還不知道名兒嗎?
別看老師老把我們耍的團團轉。我們也有厲害的時候呢!
又是一次講圓柱,這下要求容積了,班上鬧很鬧,卻又找不到罪魁禍首,老師只好放開了嗓子:“現在我們要求這個圓桶的---------------XX,還在講話!”就在這句話的時間里,XX同學無里頭地來了一句“馬桶!”老師狠狠殺了他一眼,繼續講題“好了,現在我們要求這個馬桶的--------”他這句話招來了哄堂大笑,肇始者卻一臉無辜的表情。他也為自己的口誤感到好笑,用手背遮住了嘴。
“東”哥,你那15歲一輩的理論現在還有用么?就憑以上三件事,我們就有了充足的理由這樣親切地叫你。啞巴吃黃連了吧。
再說,難道你不覺得這名字很霸氣又親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