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一首飽含睿智、果敢與天才的詩。它脫胎于粵語,在我們廣東人看來,這是一個比較俏皮的字眼。曬,它常常伴隨著變法、改革,失卻了直指事物關鍵內核的曬,歷史將無所附麗。
贄,向長輩贈送的禮物之意。李贄,一個表義上畢恭畢敬的名字,而與這個名字不相匹配的,是李贄的字,卓吾,我以為,卓吾才適合我們這位“離經叛道”的思想家。
歷史上再也找不出這樣的思想家了。一個手無搏雞之力的讀書人,不再滿足于對封建大廈的小修小補,而是以具有顛覆意義的言論,掀翻一個世界。李贄自信的背后,是他不再形而上,而是直指舊事物關鍵內核的曬。這位睿智、果敢,以至于天才的思想家向封建制度朗聲發言:“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有是非。”
李贄著有《焚書》和自稱“藏之后世”的《藏書》。李贄有一次在佛堂里掛出一幅孔子像,這一不倫不類之舉遭到人們的非難,李贄寫下一篇著名的反孔學檄文——《題孔子像于芝佛院》。在此文中,李贄杜絕一切形而上的曬,他的曬溯源而上,又順流而下,得出“萬口一詞,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的結論。振耳發聵,引人深思。
李贄贊頌商鞅、吳起等改革家,而且認為農民起義是貪暴的統治者逼出來的。我在另一位揭竿而起的農民起義領袖陳勝身上也找到睿智、果敢,以至于天才的曬的特質。
有人認為“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是陳勝起義的直接原因。我認為,陳勝起義的天才萌芽由來已久。從他早年“茍富貴,無相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抱負,更是從他“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天才論斷,這種非形而上的曬,而能直指封建統治不合理內核的曬,可以斷定它由來已久,而“會天大雨”只是陳勝等待已久的起義契機。
縱觀歷史上的王侯將相,飛揚跋扈者有之,軟弱無能者有之,無才無德者有之,淪為傀儡者更是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是因為不同于禪讓的世襲制,對王侯將相缺乏必要的篩選、監督、淘汰制度,不合理的制度就是封建統治不合理內核,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則很好地曬出了這一不合理內核。
李贄被明朝政府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罪名逮捕,死于獄中。陳勝、吳廣成功地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政權——張楚。
一切舊事物總是文過飾非,粉飾門面以“彰顯”其合理之處,從而堂而皇之地繼續統治世界,盡管此時它可能已經成為歷史的桎梏。惟有睿智、果敢、天才的曬,才足以掀翻一個世界,創造一個更加合理的新世界。
失去了這種非形而上,直指舊事物關鍵內核的曬,歷史將無所附麗,更加合理的新世界將無所附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