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記得珠簾初卷處
蝶戀花·記得珠簾初卷處。唐代。康有為。 記得珠簾初卷處,人倚闌干,被酒剛微醉。翠葉飄零秋自語,曉風吹墮橫塘路。詞客看花心意苦,墜粉零香,果是誰相誤。三十六陂飛細雨,明朝顏色難如故。
[唐代]:康有為
記得珠簾初卷處,人倚闌干,被酒剛微醉。翠葉飄零秋自語,曉風吹墮橫塘路。
詞客看花心意苦,墜粉零香,果是誰相誤。三十六陂飛細雨,明朝顏色難如故。
記得珠簾初卷處,人倚闌幹,被酒剛微醉。翠葉飄零秋自語,曉風吹墮橫塘路。
詞客看花心意苦,墜粉零香,果是誰相誤。三十六陂飛細雨,明朝顔色難如故。
這首詞錢仲聯《近百年詞壇點將錄》以為是寫戊戌變法后維新黨人的命運,而梁令嫻《藝蘅館詞選》認為是長素少年綺作。
實則二說并誤。此詞作于光緒十一年(1885),為和梁鼎芬《題荷花畫幅》之作。梁原詞云:“又是闌干惆悵處,酒醉初醒,醒后還重醉。此意問花嬌不語,日斜腸斷橫塘路。多感詞人心太苦。儂自摧殘,豈被西風誤。昨夜月明今夜雨,浮生那得長如故。”是年梁鼎芬以疏劾李鴻章,被降五級調用。當年冬日,康有為在廣州與梁見面,寫下這首詞以見寬慰。此詞感物華之荏苒,嘆韶光之不再,具見同情,而辭采華麗,情思細膩,天然動人。
唐代·康有為的簡介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民國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島。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倡導維新運動時,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但后來,他與袁世凱成為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
...〔
? 康有為的詩(160篇) 〕
宋代:
王珪
五云迎曉禁廬開,不及華衣曳老萊。
寶藏發函金作界,仙醪傳羽玉為臺。
五雲迎曉禁廬開,不及華衣曳老萊。
寶藏發函金作界,仙醪傳羽玉為臺。
:
弘歷
明季能詩家,孰與渤海儔。偶然披此圖,喜復晤青邱。
紗幮對快晴,爽風蕩輕裯。胡乃滃勃云,不離幾案頭。
明季能詩家,孰與渤海儔。偶然披此圖,喜複晤青邱。
紗幮對快晴,爽風蕩輕裯。胡乃滃勃雲,不離幾案頭。
唐代:
武元衡
王昌家直在城東,落盡庭花昨夜風。
高興不辭千日醉,隨君走馬向新豐。
王昌家直在城東,落盡庭花昨夜風。
高興不辭千日醉,隨君走馬向新豐。
宋代:
宋庠
平日開黃閣,茲辰奠素旗。留侯嘗辟谷,巖說遂騎箕。
天迥哀笳咽,林長導翣遲。行人此墮淚,何必峴亭碑。
平日開黃閣,茲辰奠素旗。留侯嘗辟谷,巖說遂騎箕。
天迥哀笳咽,林長導翣遲。行人此墮淚,何必峴亭碑。
兩漢:
佚名
酒拍胭脂顆顆新。丹砂然火棄精神。暑天秋杪錦生春。香味已驚櫻實淡,絳皮還笑荔枝皴。美人偏喜破朱唇。
酒拍胭脂顆顆新。丹砂然火棄精神。暑天秋杪錦生春。香味已驚櫻實淡,絳皮還笑荔枝皴。美人偏喜破朱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