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東歸次灞上,卻寄同年
及第東歸次灞上,卻寄同年。唐代。李商隱。 芳桂當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壓春期。江魚朔雁長相憶,秦樹嵩云自不知。下苑經(jīng)過勞想像,東門送餞又差池。灞陵柳色無離恨,莫枉長條贈所思。
[唐代]:李商隱
芳桂當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壓春期。江魚朔雁長相憶,
秦樹嵩云自不知。下苑經(jīng)過勞想像,東門送餞又差池。
灞陵柳色無離恨,莫枉長條贈所思。
芳桂當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壓春期。江魚朔雁長相憶,
秦樹嵩雲(yún)自不知。下苑經(jīng)過勞想像,東門送餞又差池。
灞陵柳色無離恨,莫枉長條贈所思。
唐代·李商隱的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nèi)(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 李商隱的詩(491篇) 〕
明代:
林俊
海山屈蟠樹如織,寶甕金莖露猶滴。一度春風一度花,如此風光那會得。
武陵天臺云錦堆,禹糧堯韭同蒼苔。伐毛洗髓即年歲,對花食實能幾回。
海山屈蟠樹如織,寶甕金莖露猶滴。一度春風一度花,如此風光那會得。
武陵天臺雲(yún)錦堆,禹糧堯韭同蒼苔。伐毛洗髓即年歲,對花食實能幾回。
:
林朝崧
敦槃十二會葵邱,酒社詩盟接勝游。最憶鹿江燈節(jié)宴,夜深絲竹醉高樓。
敦槃十二會葵邱,酒社詩盟接勝遊。最憶鹿江燈節(jié)宴,夜深絲竹醉高樓。
宋代:
趙抃
錦川城里玉溪橫,溪上浮圖畫閣明。我念官拘登未暇,有風終日為誰清。
錦川城裡玉溪橫,溪上浮圖畫閣明。我念官拘登未暇,有風終日為誰清。
唐代:
許棠
海上從戎罷,嵩陽佐縣初。故人皆羨去,吾祖舊曾居。
地古多生藥,溪靈不聚魚。唯應尋隱者,閑寺講仙書。
海上從戎罷,嵩陽佐縣初。故人皆羨去,吾祖舊曾居。
地古多生藥,溪靈不聚魚。唯應尋隱者,閑寺講仙書。
宋代:
陸游
遠游索手不?糧,薪米臨時取道傍。
今日晴明行亦好,經(jīng)旬風雨住何妨。
遠遊索手不?糧,薪米臨時取道傍。
今日晴明行亦好,經(jīng)旬風雨住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