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衡據(jù)鼎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身居高位,肩負重任。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程器》:“孔光負衡據(jù)鼎,而仄媚董賢;況班馬之賤職,潘岳之下位哉!”周振甫注:“負衡據(jù)鼎,指處丞相位。衡,秤,表持平;鼎,三足,喻三公?!?/p>
基礎(chǔ)信息
拼音fù héng jù dǐng
注音ㄈㄨˋ ㄏㄥˊ ㄐㄨˋ ㄉ一ㄥˇ
繁體負衡據(jù)鼎
感情負衡據(jù)鼎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人的地位。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青出于藍(意思解釋)
- 抱頭鼠竄(意思解釋)
- 月明千里(意思解釋)
- 青山綠水(意思解釋)
- 打腫臉充胖子(意思解釋)
- 河魚腹疾(意思解釋)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意思解釋)
- ??谥?意思解釋)
- 舉賢任能(意思解釋)
- 流離顛沛(意思解釋)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釋)
- 吃不了兜著走(意思解釋)
- 團團轉(zhuǎn)(意思解釋)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釋)
- 戶告人曉(意思解釋)
- 拔苗助長(意思解釋)
- 赴湯蹈火(意思解釋)
- 沖鋒陷陣(意思解釋)
- 興高采烈(意思解釋)
- 便還就孤(意思解釋)
- 舞刀躍馬(意思解釋)
- 遺世絕俗(意思解釋)
- 舉止嫻雅(意思解釋)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釋)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釋)
- 運籌帷幄(意思解釋)
- 天網(wǎng)恢恢(意思解釋)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意思解釋)
※ 負衡據(jù)鼎的意思解釋、負衡據(jù)鼎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大公無私 | 一心為公;沒有私心。也指處理事情公平正確;不偏袒任何一方。 |
超俗絕世 | 謂超出世俗,無人可比。 |
哀而不傷 | 哀:悲哀;傷:傷害;妨害;悲痛過分。①感情適度;悲哀而不過度傷心。后用來形容詩歌;音樂等含優(yōu)雅哀調(diào);卻又感情適度而不過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適度或無傷大雅。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倫不類。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同“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叫化子 | 乞丐。 |
愛才如渴 |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 |
水中撈月 | 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力氣。 |
討價還價 | 賣主要價高;買主給價低;雙方要反復(fù)爭議?,F(xiàn)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fù)爭議;或接受任務(wù)時講條件。 |
室邇?nèi)诉b | 見“室邇?nèi)诉h”。 |
似是而非 | 是:對;正確;非:不對;錯誤。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指表面上相似;實際上不一樣。 |
短壽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心小志大 | 辦事小心,抱負遠大。 |
圖窮匕見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窮:盡;匕:匕首;短劍。 |
足不出門 | 同“足不出戶”。 |
別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F(xiàn)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這種形體;色色:原指生出這種顏色。 |
東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反戈一擊 | 反:反轉(zhuǎn);調(diào)轉(zhuǎn);戈:古代的一種兵器;尖頭橫刃;長柄;像矛。調(diào)轉(zhuǎn)矛頭;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攻。比喻掉轉(zhuǎn)方向;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行斗爭。 |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fēng) |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甘拜下風(fēng) |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認不如對方;表示真心佩服。 |
倒懸之急 | 倒懸:頭向下、腳向上懸掛著。比喻極其艱難、危險的困境。 |
古來今往 | 從古代到現(xiàn)代。 |
強顏歡笑 | 心里不暢快,但臉上勉強裝出喜笑的樣子。 |
一時無兩 | 無兩:沒有第二個。即沒有可以相比的。 |
指手畫腳 | 指說話時做出各種動作。形容說話時放肆或得意忘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