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從心開始——讀《我與地壇》有感
人的一生,總會接受很多愛。用心感恩,對愛你的人。他,21歲是雙腿癱瘓,30歲時患上了生病,他的一生與病魔糾纏,但因有母親相伴,他才成為了史鐵生。
殘疾,多么沉重的字眼,這曾讓史鐵生消沉。看著燕子輕盈地飛,看著孩子歡快地跑,他的心多么渴望又多么疼。然而,疼的不止他,還有一直相伴的他的母親。
年少的史鐵生被命運擊昏了頭腦,心中只剩下對命運的痛恨,他無法釋放,只有對著自己的母親發泄對命運不公的怨憤。她的母親默默忍受著,用心呵護兒子那顆受傷的心。史鐵生常去地壇,在綠樹雜草間思索著人生的真諦。
他的母親從不曾陪他去過地壇,是她不關心兒子嗎?不是,因為他的母親想要留給兒子一片獨立思考的空間。殊不知,這地壇不僅留下了史鐵生的車轍,每一塊有車轍滾過的地方也都有他母親的腳印。遺憾的是,當時的史鐵生并沒有發現這偉大的母愛,而是在他的母親去世后才感悟。
而此時,縱有再多謝意,他也無法說出了。我們是否和史鐵生一樣,不曾發現身邊人給予我們的愛?早晨醒來,是誰為我們準備好了早餐?夜晚歸來,又是誰在路口等待?我們寫作業時,是誰將電視的音量調得那么低?我們難過時,又是誰在開導我們?細細回想生活的細節,不論定格在哪個畫面,都總有父母的身影。我們說過謝謝嗎?沒有,我們把父母的愛習以為常,不再察覺。
感恩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美德。在時間的磨練中,史鐵生學會的感恩。他明白了母親為他付出的一切,他看著合歡樹,仿佛那是對母親思念的寄托。
他用文字去感謝他的母親,文字之間流動的那種情愫長久地記憶在我的心里,揮之不去。他用心去感恩,因為他的母親從沒有走遠,一直在他心中。我們要學會感恩,用心去珍惜父母給予的愛,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
在父母為我們付出時道一聲謝謝,讓他們知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的愛。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我們要懷著感恩的心——感謝明月照亮了夜空;感謝朝霞捧出的黎明;感謝春光融化了冰雪;感謝大地哺育了生靈……史鐵生在感恩中獲得真諦,感悟愛與生命。
因而他珍惜生命,用寫作來實現生命的意義。我們也應用心感悟,感恩教會我們珍惜,教會我們滿足,教會我們回報。我們在感恩在成長,不再迷惘。
生命匆匆,卻也悠長。別讓愛我們的人失望,用心感恩,在感恩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