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工作繁瑣,要想要想把一個班幾十名思想不同、性格迥異、成績參差的學生組成一個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整體,的確不容易。筆者根據自己的多年班主任經驗,以自身經歷為例,提出幾點班級管理的方法。
關鍵字:了解培養關愛民主
教師,尤其是班主任,通常會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孩子王”。雖說是個“王”,卻沒有其他“王”的威風、瀟灑。當“孩子王”是一件勞心、費時又累人的事。要想把一個班幾十名思想不同、性格迥異、成績參差的學生組成一個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整體,的確不容易,尤其是對于年輕班主任來說,更是無從下手。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我摸索了一套班級管理的方法,冒昧和盤托出,意供各位班主任參考。
一、了解學生,確定目標
了解孩子乃經營之本。毛澤東同志說過:“不論做什么事,不懂提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質,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聯系,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規律,就不能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要教育好學生,就得先了解和研究學生。如對學生的家庭情況、體質狀況、智力水平、學業成績、思想品質、來往朋友及其個性心理特征等等,通過課堂授課、檢查書面作業、與孩子交談、觀察日常行為、家訪或電訪等渠道,作個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就能避免工作的盲目性、簡單化,克服一般化、公式化等弊病,尋找到教育突破口,確定本班教育的短期、中期、遠期目標。
二、培養班干,規范管理
要想當好一個“孩子王”,沒有幾個得力的小助手可不行。班干部既是受教育的客體,又是班級活動的主體,既是老師溝通學生的橋梁,又是班主任的力量的延伸。一個班班風的好壞與班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在民主選定班干以后,有必要對班干部進行多渠道的培養,使其明確各自的職責,提高自我教育、獨立組織活動、社會交往聯絡、靈活處理應急事件等方面的綜合管理能力。與此同時,班主任還應給班干部搭好“舞臺”——充分信任,讓其有施展才能的機會;撐住“后臺”——給予權力,為其樹立威信;善于“補臺”——使其在“干”中學會管理,在“干”中提高能力。這樣,班干有了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方法,才能迎著目標,規范管理班級,并帶動全體學生緊跟時代的步伐,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三、調節關系,樹立形象
師生關系的和諧,直接關系到教育過程的進展和成效。調節好這種關系,班主任必須做到以下幾點才能在學生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
1、形象感染
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教師在長期職業活動中形成的優良傳統,這也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要求,班主任教師尤其應該如此。古人云:“上行下效,捷于影響。”身為一班之“王”的班主任老師處在“眾目睽睽”幾十雙眼睛之中,你的一舉一動都被學生注意,你的一言一行都有直接或間接的教育意義。學生會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地學習教師的行事作風。
記得有一次,我悄悄地站在教室的后門觀察班級午休情況。只見值日干部雙手背在身后,老練地踱著步子,在課桌之間來回穿梭。忽然,她停下腳步,站在一個孩子身邊,一臉嚴肅地說到:“你看你,難道非要把字寫得像天書了才舒服嗎?還不趕緊坐端正,認真寫!”我不由得大吃一驚,那架勢實在像極了自習課時的我。這時我才意識到,在不知不覺中,我已經成了孩子們仿效的范本,學習的楷模。
因此,班主任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必須注意自己的形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與學生一起晨跑,參加升降國旗儀式,上課不遲到、不早退,與學生一起打掃衛生等,以自己高大的形象教育學生、感染學生。這樣不僅能取信于學生,而且能夠增強學生與教師的情感,使學生從班主任日常生活點滴中悟出立身做人的道理。
2、關愛學生
“師愛是人類復雜情感高尚的結晶。它既有人類關心幼小、愛護稚弱、促進新生一代發展的自然樸素之情,更是對國家、民族美好未來憧憬和負責的精神。”班主任唯有心里時刻裝著學生,學生心里才能有這個老師。
班上有個孩子成績不理想,性格又內向,每次給后進生補習時,他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一個人寫寫劃劃。為了這個孩子,我有好幾次都失去了耐性,憤怒的話語涌到嘴邊又憋著氣活生生地把它咽了下去。因為我深知過于嚴厲的教育對一個內向的孩子起到的作用可能與預想相反,唯有耐心的指導,和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懷才有可能融化他內心的冰墻。可我似乎失敗了,對于老師的關懷,他一點也不放在心里,依然木木地坐在教室的角落自顧自的寫劃。直到有一次,補習過后,天色已經暗下來,我送走最后一位學生后,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教室,剛要關門,忽然瞥見門邊有一個瘦小的身影,手里還提著一盒不知從哪買來的快餐。是他。他扭捏地托起飯盒小聲對我說:“老師,這么晚了,您餓了嗎?”那雙從不敢正視老師和同學的眼睛第一次試探地與我對視,在夜色中灼灼閃爍著。那一刻,我的眼睛濕潤了。
是的,一個優秀的“孩子王”必須意識到,雖然自己是“王”,但也有“孩子”這個前提,班主任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多擠出時間用心與學生交流,與學生同甘共苦,發現學習目的模糊,示以明確明;紀律松馳,給予指導;方法欠缺,幫助指點;生活困難,給予資助;身體不適,給予關懷……等等,尤其對待差生,更應關愛有加。另外,班主任還要努力做到真誠相待,敢于流露和表達自己的真實思想,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和缺點。也就是說在課堂上是學生的老師,在生活上是學生的朋友。
3、實行民主
所謂實行民主,就是讓每個學生參與班干選舉,參與班級管理,一切以學生為主,每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愿望、愛好自主地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教育。比如讓學生分小組參與構思、設計裝飾教室的各種方案,制定各種班級體制,自行組織各種比賽等等。這樣就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不僅提高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還培養了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四、勤于走動,不分主次
一些突發事件往往發生在意想不到的時候,這就要求班主任要勤快,課余時間常到班里走走看看,避免不該發生的事發生。一旦發現問題,就及時處理,決不拖延。
我校是雙班主任制,同責任同義務。盡管如此,我始終把整個班裝在心里,不分主次班主任,凡事有商量,凡事搶著做。一貫堅持誰有哪方面的專長,誰就去管哪方面。這樣就不會出現事情沒人管的現象,反而使班級管理井然有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此之外,班級管理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創新能力和道德情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總而言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十分復雜、細致、艱苦的工作,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它處于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位置上。因此,班主任特別是年輕班主任必須注意管理方法,并協調好各種關系,這樣才能優化教育教學環境,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做一個優秀的“孩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