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荊門》翻譯及注釋
唐代:李紳
荊江水闊煙波轉(zhuǎn),荊門路繞山蔥蒨.帆勢侵云滅又明,
山程背日昏還見。青青麥隴啼飛鴉,寂寞野徑棠梨花。
行行驅(qū)馬萬里遠(yuǎn),漸入煙嵐危棧賒。林中有鳥飛出谷,
月上千巖一聲哭。腸斷思?xì)w不可聞,人言恨魄來巴蜀。
我聽此鳥祝我魂,魂死莫學(xué)聲銜冤。縱為羽族莫棲息,
直上青云呼帝閽。此時山月如銜鏡,巖樹參差互輝映。
皎潔深看入澗泉,分明細(xì)見樵人徑。陰森鬼廟當(dāng)郵亭,
雞豚日宰聞膻腥。愚夫禍福自迷惑,魍魎憑何通百靈。
月低山曉問行客,已酹椒漿拜荒陌。惆悵忠貞徒自持,
誰祭山頭望夫石。
唐代·李紳的簡介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jìn)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xué)史上產(chǎn)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nóng)》詩兩首:“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
? 李紳的詩(13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