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何梁二公登雁峰寺
九日同何梁二公登雁峰寺。明代。區大相。 羈旅苦無悰,良辰忽以至。臨水嘆將歸,登高詢故事。共有龍山興,載酒雁峰寺。地暖氣初肅,風緊葉欲脆。久知瘴癘清,未覺風土異。燕去誠知節,雁回有何意。欲窮萬里目,幾席屢遷次。煙霞蕩遠空,絲竹激悲吹。菊蕊未堪餐,橘香薰欲醉。漢臣榮佩萸,楚客思葺芰。楓岸君滯宦,衡門我棲志。忽聆岐路言,臨觴發悲慨。
羈旅苦無悰,良辰忽以至。臨水嘆將歸,登高詢故事。
共有龍山興,載酒雁峰寺。地暖氣初肅,風緊葉欲脆。
久知瘴癘清,未覺風土異。燕去誠知節,雁回有何意。
欲窮萬里目,幾席屢遷次。煙霞蕩遠空,絲竹激悲吹。
菊蕊未堪餐,橘香薰欲醉。漢臣榮佩萸,楚客思葺芰。
楓岸君滯宦,衡門我棲志。忽聆岐路言,臨觴發悲慨。
區大相簡介
唐代·區大相的簡介
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為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歷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后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后調南太仆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于格律,為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 區大相的詩(1000篇) 〕猜你喜歡
二月十二日過新汀屈翁山先生故里,望泣墓亭,吊馬頭嶺,鑄兵殘灶。屈氏子孫出示先生遺像,謹題二首 其一
: 黃節
式閭過里獨彷徨,盡日追尋到此鄉。一族義聲存廢灶,孤臣詞賦痛浮湘。
更誰真意紬詩外,不減春陰過夕陽。我愧長沙能作賦,攝衣來拜道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