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張炎的詩 >
春從天上來(己亥春,復回西湖,飲靜傳董高士樓,作此解以寫我憂。)
春從天上來(己亥春,復回西湖,飲靜傳董高士樓,作此解以寫我憂。)
春從天上來(己亥春,復回西湖,飲靜傳董高士樓,作此解以寫我憂。)。宋代。張炎。 海上回槎。認舊時鷗鷺,猶戀蒹葭。影散香消,水流云在,疏樹十里寒沙。難問錢塘蘇小,都不見、擘竹分茶。更堪嗟。似荻花江上,誰弄琵琶。煙霞。自延晚照,盡換了西林,窈窕紋紗。蝴蝶飛來,不知是夢,猶疑春在鄰家。一掬幽懷難寫,春何處、春已天涯。減繁華。是山中杜宇,不是楊花。
[宋代]:張炎
海上回槎。認舊時鷗鷺,猶戀蒹葭。影散香消,水流云在,疏樹十里寒沙。難問錢塘蘇小,都不見、擘竹分茶。更堪嗟。似荻花江上,誰弄琵琶。
煙霞。自延晚照,盡換了西林,窈窕紋紗。蝴蝶飛來,不知是夢,猶疑春在鄰家。一掬幽懷難寫,春何處、春已天涯。減繁華。是山中杜宇,不是楊花。
海上回槎。認舊時鷗鷺,猶戀蒹葭。影散香消,水流雲在,疏樹十裡寒沙。難問錢塘蘇小,都不見、擘竹分茶。更堪嗟。似荻花江上,誰弄琵琶。
煙霞。自延晚照,盡換了西林,窈窕紋紗。蝴蝶飛來,不知是夢,猶疑春在鄰家。一掬幽懷難寫,春何處、春已天涯。減繁華。是山中杜宇,不是楊花。
唐代·張炎的簡介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
? 張炎的詩(306篇) 〕
:
黃公渚
攢峰去天無一尺,兩崖爭路不容隙。匹練皚皚百丈懸,四疊界破山光碧。
吹漂濺沫隨風翻,如倒天瓢傾玉液。澄潭方暑颯先秋,恍入冰壺濯魂魄。
攢峰去天無一尺,兩崖爭路不容隙。匹練皚皚百丈懸,四疊界破山光碧。
吹漂濺沫隨風翻,如倒天瓢傾玉液。澄潭方暑颯先秋,恍入冰壺濯魂魄。
宋代:
趙蕃
不堪積暑滯煩疴,幸甚新涼脫網羅。聞道重陽更逢閏,今年節意屬秋多。
不堪積暑滯煩疴,幸甚新涼脫網羅。聞道重陽更逢閏,今年節意屬秋多。
:
釋元肇
焦頭烈尾痛成功,麟閣何曾見畫工。爭似淡煙楊柳岸,四無闌圈自西東。
焦頭烈尾痛成功,麟閣何曾見畫工。爭似淡煙楊柳岸,四無闌圈自西東。
宋代:
劉才邵
不將簾幕掛檐唇,欲聽飛霙點繡茵。門外湖山元早白,醉中笑語不嫌真。
爐煙盡日飄香霧,茗盌侵湯攪玉塵。莫怪更深寒力減,瑤墀今日布王春。
不將簾幕掛檐唇,欲聽飛霙點繡茵。門外湖山元早白,醉中笑語不嫌真。
爐煙盡日飄香霧,茗盌侵湯攪玉塵。莫怪更深寒力減,瑤墀今日布王春。
明代:
盧龍云
暮景蕭森欲換年,宦情羈思兩悠然。流光半逐紅塵去,竊食能無愧俸錢。
暮景蕭森欲換年,宦情羈思兩悠然。流光半逐紅塵去,竊食能無愧俸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