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林和靖秋深二帖與石田同用坡韻
題林和靖秋深二帖與石田同用坡韻。明代。張淵。 乾坤悠悠書兩幅,墨光深照西湖淥。人間番覆似浮云,此紙完全如璧玉。少陵瘦硬真入評,右軍姿媚宜云俗。想當援筆對梅花,誰用官奴寒把燭。自然心畫得天妙,一字百金酬不足。乃知形貌列仙癯,石帶煙霞山少肉。巖巖氣節高百世,奚假文章身后錄。東坡去后古祠荒,月下不聞迎送曲。遺跡君家豈偶然,天遣清風激修竹。憑君開卷望孤山,三灌薔薇咀秋菊。
[明代]:張淵
乾坤悠悠書兩幅,墨光深照西湖淥。
人間番覆似浮云,此紙完全如璧玉。
少陵瘦硬真入評,右軍姿媚宜云俗。
想當援筆對梅花,誰用官奴寒把燭。
自然心畫得天妙,一字百金酬不足。
乃知形貌列仙癯,石帶煙霞山少肉。
巖巖氣節高百世,奚假文章身后錄。
東坡去后古祠荒,月下不聞迎送曲。
遺跡君家豈偶然,天遣清風激修竹。
憑君開卷望孤山,三灌薔薇咀秋菊。
乾坤悠悠書兩幅,墨光深照西湖淥。
人間番覆似浮雲,此紙完全如璧玉。
少陵瘦硬真入評,右軍姿媚宜雲俗。
想當援筆對梅花,誰用官奴寒把燭。
自然心畫得天妙,一字百金酬不足。
乃知形貌列仙癯,石帶煙霞山少肉。
巖巖氣節高百世,奚假文章身後錄。
東坡去後古祠荒,月下不聞迎送曲。
遺跡君家豈偶然,天遣清風激修竹。
憑君開卷望孤山,三灌薔薇咀秋菊。
唐代·張淵的簡介
浙江歸安人,字子靜,號夢鶴,改夢坡。出身農家。十四歲為塾師,出所為詩歌以示人,吳興詩人丘大祐、唐惟勤相顧嘆服。為文數千言立就,文章議論,或有慨于心,輒抗聲慟哭。卒年五十八。
...〔
? 張淵的詩(5篇) 〕
清代:
柯崇樸
作客由燕趙,今朝入楚來。巖城臨翠壁,荒磴沒蒼苔。
山鳥一聲寂,飛泉百道開。瀟湘云正遠,征騎幾時回。
作客由燕趙,今朝入楚來。巖城臨翠壁,荒磴沒蒼苔。
山鳥一聲寂,飛泉百道開。瀟湘雲正遠,征騎幾時回。
清代:
李鍇
太原公子方隸軍,藥師卻渡黃河津。津頭蕭蕭風雪暮,亦是尋常行路人。
驚龍怒虎易形似,難畫英雄當此際。常山太華隱欲動,千尺光芒垂至地。
太原公子方隸軍,藥師卻渡黃河津。津頭蕭蕭風雪暮,亦是尋常行路人。
驚龍怒虎易形似,難畫英雄當此際。常山太華隱欲動,千尺光芒垂至地。
宋代:
釋行鞏
領得溈山笑里刀,方知不枉到明招。
元來樹倒藤枯后,了得三年五載燒。
領得溈山笑裡刀,方知不枉到明招。
元來樹倒藤枯後,了得三年五載燒。
明代:
林熙春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棲神是故鄉。天馬當前鞍一軸,云龍數下誥三章。
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棲神是故鄉。天馬當前鞍一軸,雲龍數下誥三章。
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