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齋同元美賦得橋字
郡齋同元美賦得橋字。明代。李攀龍。 山色秋停使者軺,孤城何處不蕭條。請看襄子宮前水,依舊東流豫讓橋。
[明代]:李攀龍
山色秋停使者軺,孤城何處不蕭條。請看襄子宮前水,依舊東流豫讓橋。
山色秋停使者軺,孤城何處不蕭條。請看襄子宮前水,依舊東流豫讓橋。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宋代:
劉克莊
翁已鞭鸞上九霄,此郎雖小亦清標。
斯文尚有嫡傳在,每見能令人意消。
翁已鞭鸞上九霄,此郎雖小亦清標。
斯文尚有嫡傳在,每見能令人意消。
明代:
陶益
夢向天邊折玉蓮,玉蓮化作一髯仙。人間此夢誠何夢,疑是濂溪托舊緣。
夢向天邊折玉蓮,玉蓮化作一髯仙。人間此夢誠何夢,疑是濂溪托舊緣。
清代:
沈溎
山徑崔嵬不易行,扶搖直上午風輕。鞏關西望河千里,一抹煙云絕頂生。
山徑崔嵬不易行,扶搖直上午風輕。鞏關西望河千裡,一抹煙雲絕頂生。
清代:
鄧漢儀
白狼山下白三郎,酒后偏能說戰場。颯颯悲風飄瓦礫,座間人似到昆陽。
白狼山下白三郎,酒後偏能說戰場。颯颯悲風飄瓦礫,座間人似到昆陽。
元代:
楊維楨
太原李,繼忠襄。京兆李,王咸陽。唇齒相依勢相望,搆讒煽虛撼金床。
王綱偏,圯弗攑,上弗急君父,同盟不相援。徵兵關中伐太原。
太原李,繼忠襄。京兆李,王鹹陽。唇齒相依勢相望,搆讒煽虛撼金床。
王綱偏,圯弗攑,上弗急君父,同盟不相援。徵兵關中伐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