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寄俞仲蔚兼呈元美時不果枉因有末句
荅寄俞仲蔚兼呈元美時不果枉因有末句。明代。李攀龍。 濁酒新開綠綺鳴,白云湖上掩柴荊。興來陶令還辭社,老去龐公不入城。一疏中原高病色,千秋吾黨見詩名。故人徑作書相別,握手看君負此生。
[明代]:李攀龍
濁酒新開綠綺鳴,白云湖上掩柴荊。興來陶令還辭社,老去龐公不入城。
一疏中原高病色,千秋吾黨見詩名。故人徑作書相別,握手看君負此生。
濁酒新開綠綺鳴,白雲湖上掩柴荊。興來陶令還辭社,老去龐公不入城。
一疏中原高病色,千秋吾黨見詩名。故人徑作書相別,握手看君負此生。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金朝:
邊元鼎
鳳紙銜封玉鏡臺,繡鸞傳記已相猜。傾城笑臉千金樣,莫對閒人一例開。
鳳紙銜封玉鏡臺,繡鸞傳記已相猜。傾城笑臉千金樣,莫對閒人一例開。
:
釋重顯
黃昏戌,寰中不礙平人出。瓦礫光生珠玉閑,將軍豈用驅邊卒。
黃昏戌,寰中不礙平人出。瓦礫光生珠玉閑,將軍豈用驅邊卒。
明代:
陳獻章
秋英如雪照江濱,扳折須防小侍巾。曲檻兩頭門盡掩,先生元是惜花人。
秋英如雪照江濱,扳折須防小侍巾。曲檻兩頭門盡掩,先生元是惜花人。
清代:
洪亮吉
何時得入函谷關,放筆即落終南山。南山連綿畫不竟,拔取一峰來入鏡。
胸中有山即有樓,下筆有川兼得舟。豈惟山水色不別,樓上客醉疑眠鷗。
何時得入函谷關,放筆即落終南山。南山連綿畫不竟,拔取一峰來入鏡。
胸中有山即有樓,下筆有川兼得舟。豈惟山水色不別,樓上客醉疑眠鷗。
明代:
郭之奇
出門投袂更何之,后樂先憂此一時。天涯頻歲驚心骨,海角三秋接夢思。
西風昨夜掃胡穴,萬里秋光凈水湄。捷書夜報同清晝,滿目高雷出漢旗。
出門投袂更何之,後樂先憂此一時。天涯頻歲驚心骨,海角三秋接夢思。
西風昨夜掃胡穴,萬裡秋光淨水湄。捷書夜報同清晝,滿目高雷出漢旗。
宋代:
釋居簡
遁庵胸次太湖寬,偃岳旋嵐鼓不湍。老手慣曾諳水脈,也須觀水又觀瀾。
遁庵胸次太湖寬,偃嶽旋嵐鼓不湍。老手慣曾諳水脈,也須觀水又觀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