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洪
百步洪。元代。鮮于樞。 滟滪三蜀險,呂梁天下壯。我昔過彭門,舍舟步青嶂。釃酒神龍祠,凜乎不敢向。間關一葉下,號呼百人放。篙師稍失律,身入魚腸葬。至今仆夫輩,言之氣輒喪。危哉石梁洪,勢與呂梁抗。一石截中流,兩山束驚浪。雷霆怒轟訇,魚龍氣慄愴。輕船汎順風,大艦必秋浪。我行有期程,稽留速官謗。慚愧雙白鷗,飄然淩滉漾。
[元代]:鮮于樞
滟滪三蜀險,呂梁天下壯。我昔過彭門,舍舟步青嶂。
釃酒神龍祠,凜乎不敢向。間關一葉下,號呼百人放。
篙師稍失律,身入魚腸葬。至今仆夫輩,言之氣輒喪。
危哉石梁洪,勢與呂梁抗。一石截中流,兩山束驚浪。
雷霆怒轟訇,魚龍氣慄愴。輕船汎順風,大艦必秋浪。
我行有期程,稽留速官謗。慚愧雙白鷗,飄然淩滉漾。
滟滪三蜀險,呂梁天下壯。我昔過彭門,舍舟步青嶂。
釃酒神龍祠,凜乎不敢向。間關一葉下,號呼百人放。
篙師稍失律,身入魚腸葬。至今仆夫輩,言之氣輒喪。
危哉石梁洪,勢與呂梁抗。一石截中流,兩山束驚浪。
雷霆怒轟訇,魚龍氣慄愴。輕船汎順風,大艦必秋浪。
我行有期程,稽留速官謗。慚愧雙白鷗,飄然淩滉漾。
唐代·鮮于樞的簡介
鮮于樞(1246-1302),元代著名書法家。字伯機,晚年營室名“困學之齋”, 自號困學山民,又號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興府(今張家口涿鹿縣),生于汴梁(今河南開封)。漢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說漁陽(今北京薊縣)人,先后寓居揚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間以才選為浙東宣慰司經歷,后改浙東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詩歌與古董,文名顯于當時,書法成就最著。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于“詞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新元史》有傳。
...〔
? 鮮于樞的詩(51篇) 〕
唐代:
徐鉉
吾兄失意在東都,聞說襟懷任所如。已縱乖慵為傲吏,
有何關鍵制豪胥。縣齋曉閉多移病,南畝秋荒憶遂初。
知道故人相憶否,嵇康不得懶修書。
吾兄失意在東都,聞說襟懷任所如。已縱乖慵為傲吏,
有何關鍵制豪胥。縣齋曉閉多移病,南畝秋荒憶遂初。
知道故人相憶否,嵇康不得懶修書。
宋代:
趙鼎臣
巨石引飛梁,奔泉瀉纖縞。行攀石上藤,坐聽林間鳥。
茲游既物外,此地即天表。曠然脫塵囂,率爾慕輕矯。
巨石引飛梁,奔泉瀉纖縞。行攀石上藤,坐聽林間鳥。
茲遊既物外,此地即天表。曠然脫塵囂,率爾慕輕矯。
宋代:
釋克勤
使乎不辱命,臨機貴專對。安禪捋虎須,著著超方外。
不唯明窗下安排,掇向繩床拶崄崖。拈椎豎拂奮雄辯,金聲玉振猶奔雷。
使乎不辱命,臨機貴專對。安禪捋虎須,著著超方外。
不唯明窗下安排,掇向繩床拶崄崖。拈椎豎拂奮雄辯,金聲玉振猶奔雷。
元代:
楊載
圣主敷皇極,元臣建上臺。虛心求俊乂,削跡去奸回。
拜命超凡品,知君秉大材。淳風隨日播,公道應時開。
聖主敷皇極,元臣建上臺。虛心求俊乂,削跡去奸回。
拜命超凡品,知君秉大材。淳風隨日播,公道應時開。
清代:
牛燾
君不見,東坡調水傳佳話,全憑清濁分流派。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詩骨清人肺。
又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石水斗泥資灌溉。有時汲之供烹啜,不聞飲者比沆瀣。
君不見,東坡調水傳佳話,全憑清濁分流派。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詩骨清人肺。
又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石水鬥泥資灌溉。有時汲之供烹啜,不聞飲者比沆瀣。
清代:
陳恭尹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
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
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