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吳儆的詩 >
子吳子某既結(jié)茆竹洲以娛親復(fù)于居之前沼為亭
子吳子某既結(jié)茆竹洲以娛親復(fù)于居之前沼為亭
子吳子某既結(jié)茆竹洲以娛親復(fù)于居之前沼為亭。宋代。吳儆。 抱甕自灌園,勝游貴人門。有口自酌酒,勝與俗人言。園中多蔓草,晨夕費鋤芟。遇夜或風(fēng)雨,安得久盤旋。村酒不常有,有亦多苦酸。而況醉中語,繆誤人所嫌。不如飽吃飯,清風(fēng)北窗眠。眠多則無覺,夢境仍多端。惟有古斷簡,言行皆圣賢。讀之未竟篇,眵昏如林鏡,讀竟亦何為,聚訟徒喧煩。厭煩以靜勝,又類枯木禪。揠苗不耘苗,亡羊兩茫然。何如池上亭,虛曠可看山。山色日夕佳,晨興夜氣還。宴坐日過午,清陰猶未遷。西山倦拄頰,南山興悠然。晚山雖好不遮日,誰能獨熱望長安。
[宋代]:吳儆
抱甕自灌園,勝游貴人門。
有口自酌酒,勝與俗人言。
園中多蔓草,晨夕費鋤芟。
遇夜或風(fēng)雨,安得久盤旋。
村酒不常有,有亦多苦酸。
而況醉中語,繆誤人所嫌。
不如飽吃飯,清風(fēng)北窗眠。
眠多則無覺,夢境仍多端。
惟有古斷簡,言行皆圣賢。
讀之未竟篇,眵昏如林鏡,
讀竟亦何為,聚訟徒喧煩。
厭煩以靜勝,又類枯木禪。
揠苗不耘苗,亡羊兩茫然。
何如池上亭,虛曠可看山。
山色日夕佳,晨興夜氣還。
宴坐日過午,清陰猶未遷。
西山倦拄頰,南山興悠然。
晚山雖好不遮日,誰能獨熱望長安。
抱甕自灌園,勝遊貴人門。
有口自酌酒,勝與俗人言。
園中多蔓草,晨夕費鋤芟。
遇夜或風(fēng)雨,安得久盤旋。
村酒不常有,有亦多苦酸。
而況醉中語,繆誤人所嫌。
不如飽吃飯,清風(fēng)北窗眠。
眠多則無覺,夢境仍多端。
惟有古斷簡,言行皆聖賢。
讀之未竟篇,眵昏如林鏡,
讀竟亦何為,聚訟徒喧煩。
厭煩以靜勝,又類枯木禪。
揠苗不耘苗,亡羊兩茫然。
何如池上亭,虛曠可看山。
山色日夕佳,晨興夜氣還。
宴坐日過午,清陰猶未遷。
西山倦拄頰,南山興悠然。
晚山雖好不遮日,誰能獨熱望長安。
唐代·吳儆的簡介
吳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備,字恭父,休寧(今屬安徽)人。與兄吳俯講學(xué)授徒,合稱“江東二吳”。高宗紹興二十七年(1157)進士,調(diào)鄞縣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縣。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遷知州兼廣南西路安撫都監(jiān)。以親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尋復(fù)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謚文肅。張栻稱他“忠義果斷,緩急可仗。”
...〔
? 吳儆的詩(88篇) 〕
明代:
陳鎰
亂世艱難寄此身,暮年食蓼有馀辛。一春勝事成虛擲,空憶蘭亭王右軍。
亂世艱難寄此身,暮年食蓼有馀辛。一春勝事成虛擲,空憶蘭亭王右軍。
清代:
易順鼎
靈旗風(fēng)大。悵春陰換盡,都飛涼靄。魚地鋪冰,蟾天浸月,不照尋常眉黛。
小蚊已辭秋帳,成就芳名百代。淚休灑,自翠蛾無恙,青蠅安在。
靈旗風(fēng)大。悵春陰換盡,都飛涼靄。魚地鋪冰,蟾天浸月,不照尋常眉黛。
小蚊已辭秋帳,成就芳名百代。淚休灑,自翠蛾無恙,青蠅安在。
明代:
楊榮
左峰儼飛蓋,右峰如聚轂。兩峰并高寒,對峙氣清淑。
羨爾志沖澹,于焉構(gòu)書屋。中藏萬卷馀,瑯瑯時誦讀。
左峰儼飛蓋,右峰如聚轂。兩峰并高寒,對峙氣清淑。
羨爾志沖澹,于焉構(gòu)書屋。中藏萬卷馀,瑯瑯時誦讀。
魏晉:
張華
秦人不窺兵。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黃歇北適秦。
太子還入荊。美哉游俠士。何以尚四卿。我則異于是。
秦人不窺兵。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黃歇北適秦。
太子還入荊。美哉遊俠士。何以尚四卿。我則異于是。
元代:
吳當
憶昔升堂日,諸生授簡時。遺經(jīng)周禮樂,野服漢威儀。
一自趨丹鳳,微班侍玉螭。風(fēng)塵驚歲闊,猿鶴怨歸遲。
憶昔升堂日,諸生授簡時。遺經(jīng)周禮樂,野服漢威儀。
一自趨丹鳳,微班侍玉螭。風(fēng)塵驚歲闊,猿鶴怨歸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