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講師有感
觀講師有感。宋代。王洋。 一僧據(jù)幾坐,眾僧列其間。紛紛士與女,其外復(fù)相環(huán)。娟娟誰家婦,粉面垂煙鬟。既為時俗妝,復(fù)著道士冠。一聞法師唱,先眾低朱顏。俯仰皆中度,儀矩發(fā)素閑。眾僧推舉首,往往務(wù)旁觀。云是良家子,良人綴朝端。二十哭其夫,蕙幃守奇單。誓保歲寒節(jié),悼往時汍瀾。鄰女聞好色,愿見無由緣。孺枝無雜匹,對鏡有孤鸞。如此十馀載,里巷不敢讙。歲久厭俗累,幡然學(xué)僧禪。朝朝事香火,常念舍囂煩。遂來佛寺中,圓頂雜長髯。未能問以此,吁嗟涕以潸。女子本柔靜,閨房不肯安。當(dāng)初紅顏時,可必同恂鰥。所行雖失節(jié),尚可求芝蘭。如今馀艷態(tài),卻來扣幽關(guān)。進退兩無據(jù),此道何漫漫。京城富貴家,妍麗了塵寰。不肯自愛重,白日吳妖嫻。廉恥節(jié)毀喪,萬里來夷蠻。向來紅面女,十九逢時艱。奈何兵戈中,此風(fēng)不為刪。僧乎爾其有,為我逃窮山。
[宋代]:王洋
一僧據(jù)幾坐,眾僧列其間。
紛紛士與女,其外復(fù)相環(huán)。
娟娟誰家婦,粉面垂煙鬟。
既為時俗妝,復(fù)著道士冠。
一聞法師唱,先眾低朱顏。
俯仰皆中度,儀矩發(fā)素閑。
眾僧推舉首,往往務(wù)旁觀。
云是良家子,良人綴朝端。
二十哭其夫,蕙幃守奇單。
誓保歲寒節(jié),悼往時汍瀾。
鄰女聞好色,愿見無由緣。
孺枝無雜匹,對鏡有孤鸞。
如此十馀載,里巷不敢讙。
歲久厭俗累,幡然學(xué)僧禪。
朝朝事香火,常念舍囂煩。
遂來佛寺中,圓頂雜長髯。
未能問以此,吁嗟涕以潸。
女子本柔靜,閨房不肯安。
當(dāng)初紅顏時,可必同恂鰥。
所行雖失節(jié),尚可求芝蘭。
如今馀艷態(tài),卻來扣幽關(guān)。
進退兩無據(jù),此道何漫漫。
京城富貴家,妍麗了塵寰。
不肯自愛重,白日吳妖嫻。
廉恥節(jié)毀喪,萬里來夷蠻。
向來紅面女,十九逢時艱。
奈何兵戈中,此風(fēng)不為刪。
僧乎爾其有,為我逃窮山。
一僧據(jù)幾坐,衆(zhòng)僧列其間。
紛紛士與女,其外複相環(huán)。
娟娟誰家婦,粉面垂煙鬟。
既為時俗妝,複著道士冠。
一聞法師唱,先衆(zhòng)低朱顔。
俯仰皆中度,儀矩發(fā)素閑。
衆(zhòng)僧推舉首,往往務(wù)旁觀。
雲(yún)是良家子,良人綴朝端。
二十哭其夫,蕙幃守奇單。
誓保歲寒節(jié),悼往時汍瀾。
鄰女聞好色,願見無由緣。
孺枝無雜匹,對鏡有孤鸞。
如此十馀載,裡巷不敢讙。
歲久厭俗累,幡然學(xué)僧禪。
朝朝事香火,常念舍囂煩。
遂來佛寺中,圓頂雜長髯。
未能問以此,籲嗟涕以潸。
女子本柔靜,閨房不肯安。
當(dāng)初紅顔時,可必同恂鰥。
所行雖失節(jié),尚可求芝蘭。
如今馀豔態(tài),卻來扣幽關(guān)。
進退兩無據(jù),此道何漫漫。
京城富貴家,妍麗了塵寰。
不肯自愛重,白日吳妖嫻。
廉恥節(jié)毀喪,萬裡來夷蠻。
向來紅面女,十九逢時艱。
奈何兵戈中,此風(fēng)不為刪。
僧乎爾其有,為我逃窮山。
唐代·王洋的簡介
(1087—1154)宋楚州山陽人,字元渤。王資深子。徽宗宣和六年進士。高宗紹興初詔試館職,歷秘書省正字、校書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誥。十年以權(quán)發(fā)遣吉州換邵武軍。洪皓使金歸,人無敢過其居,洋獨與往來,為人誣告與聞洪皓欺世飛語,以直徽猷閣出知饒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號王南池。善詩文,其詩極意鏤刻,文章以溫雅見長。有《東牟集》。
...〔
? 王洋的詩(435篇) 〕
宋代:
許月卿
一川風(fēng)月有馀地,萬頃煙波無盡天。蝶夢笑渠飛綠樹,鷗盟了我釣魚船。
一川風(fēng)月有馀地,萬頃煙波無盡天。蝶夢笑渠飛綠樹,鷗盟了我釣魚船。
:
何絳
自今歧路各西東,事與浮云失故蹤。已覺逝川傷別念,更來清鏡促愁容。
星霜漸見侵華發(fā),火影應(yīng)難到洞宮。最是不堪回首處,隔江吹篴月明中。
自今歧路各西東,事與浮雲(yún)失故蹤。已覺逝川傷別念,更來清鏡促愁容。
星霜漸見侵華發(fā),火影應(yīng)難到洞宮。最是不堪回首處,隔江吹篴月明中。
:
王僧孺
楓林曖似畫,沙岸凈如掃。空籠望懸石,回斜見危島。
綠草閑游蜂,青葭集輕鴇。徘徊洞初月,浸淫潰春潦。
楓林曖似畫,沙岸淨(jìng)如掃。空籠望懸石,回斜見危島。
綠草閑遊蜂,青葭集輕鴇。徘徊洞初月,浸淫潰春潦。
明代:
何其偉
出郭愁真破,探春意獨偏。乾坤風(fēng)物外,消息杏花前。
野竹連荒徑,嬌鶯掠舞筵。郊空呈萬匯,幽興亦悠然。
出郭愁真破,探春意獨偏。乾坤風(fēng)物外,消息杏花前。
野竹連荒徑,嬌鶯掠舞筵。郊空呈萬彙,幽興亦悠然。
元代:
張昱
漢詩十九首,不復(fù)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
當(dāng)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fēng)人致。
漢詩十九首,不複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
當(dāng)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fēng)人緻。
元代:
葉颙
萬境無聲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東。溶溶不夜梨花月,袞袞長春柳絮風(fēng)。
兒女淺斟金帳酒,英雄方建鐵城功。池邊鵝鴨休驚擾,恐混軍聲耳為聾。
萬境無聲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東。溶溶不夜梨花月,袞袞長春柳絮風(fēng)。
兒女淺斟金帳酒,英雄方建鐵城功。池邊鵝鴨休驚擾,恐混軍聲耳為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