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查儉堂主事移居
次韻查儉堂主事移居。清代。伊福訥。 墻角幾疊倪迂山,高檐冷滴松梢煙。市南屋宇苦喧隘,此間氣象何蕭然。左桐右竹蹊徑別,頓令杖履疑林泉。平臺三面敞虛碧,隔城翠霽浮晴川。飄風偶送市聲遠,飛塵不到苔階前。主人習靜悅幽賞,聿來正值初寒天。瘦藤倚石霜色老,文紗卷日晨光妍。位置家具各得所,依稀風趣思南田。初白移居富吟詠,佳話傳自康熙年。琳瑯繼和復今日,玉峰交映增便娟。三徑已遲求仲至,一榻應待徐生眠。層軒看月樹入畫,石欄點筆人如仙。何必山亭與澗戶,自無俗狀能攀緣。第五橋邊夕陽路,臨風載誦《停云篇》。
[清代]:伊福訥
墻角幾疊倪迂山,高檐冷滴松梢煙。市南屋宇苦喧隘,此間氣象何蕭然。
左桐右竹蹊徑別,頓令杖履疑林泉。平臺三面敞虛碧,隔城翠霽浮晴川。
飄風偶送市聲遠,飛塵不到苔階前。主人習靜悅幽賞,聿來正值初寒天。
瘦藤倚石霜色老,文紗卷日晨光妍。位置家具各得所,依稀風趣思南田。
初白移居富吟詠,佳話傳自康熙年。琳瑯繼和復今日,玉峰交映增便娟。
三徑已遲求仲至,一榻應待徐生眠。層軒看月樹入畫,石欄點筆人如仙。
何必山亭與澗戶,自無俗狀能攀緣。第五橋邊夕陽路,臨風載誦《停云篇》。
牆角幾疊倪迂山,高檐冷滴松梢煙。市南屋宇苦喧隘,此間氣象何蕭然。
左桐右竹蹊徑別,頓令杖履疑林泉。平臺三面敞虛碧,隔城翠霽浮晴川。
飄風偶送市聲遠,飛塵不到苔階前。主人習靜悅幽賞,聿來正值初寒天。
瘦藤倚石霜色老,文紗卷日晨光妍。位置家具各得所,依稀風趣思南田。
初白移居富吟詠,佳話傳自康熙年。琳瑯繼和複今日,玉峰交映增便娟。
三徑已遲求仲至,一榻應待徐生眠。層軒看月樹入畫,石欄點筆人如仙。
何必山亭與澗戶,自無俗狀能攀緣。第五橋邊夕陽路,臨風載誦《停雲篇》。
唐代·伊福訥的簡介
伊福訥,字兼五,號抑堂,滿洲旗人。雍正庚戌進士,由主事歷官御史。
...〔
? 伊福訥的詩(1篇) 〕
清代:
尤侗
美人滿院紅妝,綠珠忽向高樓墜。非云非雨,非朝非暮,一天春思。
繡閣嬌慵,厭他輕薄,重門深閉。奈偷從墻角,窣來窗畔,人前故眠羞起。
美人滿院紅妝,綠珠忽向高樓墜。非雲非雨,非朝非暮,一天春思。
繡閣嬌慵,厭他輕薄,重門深閉。奈偷從牆角,窣來窗畔,人前故眠羞起。
唐代:
全祖望
十年不接麻姑釀,橫海春光夢寐馀。好事更誰千里致,多情為我一尊儲。
舊聞幾憶長洲老,絕品宜魁曲洧書。正值江村黃葉滿,旅人乘醉滌塵裾。
十年不接麻姑釀,橫海春光夢寐馀。好事更誰千裡緻,多情為我一尊儲。
舊聞幾憶長洲老,絕品宜魁曲洧書。正值江村黃葉滿,旅人乘醉滌塵裾。
宋代:
畢仲游
北極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門黃道直,帳殿紫宸虛。
宴罷千秋節,哀纏六尺輿。御詩兼手詔,新見睿思書。
北極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門黃道直,帳殿紫宸虛。
宴罷千秋節,哀纏六尺輿。禦詩兼手詔,新見睿思書。
明代:
陳子壯
吾土之官易,同年感舊勞。宿名留乙榜,真卷貴儀曹。
不倦云中翼,相從海上濤。心知賢弟子,多有妙音操。
吾土之官易,同年感舊勞。宿名留乙榜,真卷貴儀曹。
不倦雲中翼,相從海上濤。心知賢弟子,多有妙音操。
明代:
王樵
西對三茅意自閒,誰知湖外有青山。小樓堪筑平沙上,兩面回看興未闌。
西對三茅意自閒,誰知湖外有青山。小樓堪築平沙上,兩面回看興未闌。
明代:
林熙春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棲神是故鄉。天馬當前鞍一軸,云龍數下誥三章。
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棲神是故鄉。天馬當前鞍一軸,雲龍數下誥三章。
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