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壽秘監)
木蘭花慢(壽秘監)。宋代。張輯。 望瀛洲尺五,聽海客、詫登臨。記島月分秋,天星降夕,神璧精金。他年作霖雨手,且明光奏賦寓良箴。槐府黑頭舊業,芹宮青歲雄襟。骎骎。寶勒向東吟。戲彩看而今。更襪步黃云,琴彈碧玉,匯澤杯斟。爭先長至幾日,料春風多喜鵲傳音。梅蘊和羹心在,線添補袞工深。
[宋代]:張輯
望瀛洲尺五,聽海客、詫登臨。記島月分秋,天星降夕,神璧精金。他年作霖雨手,且明光奏賦寓良箴。槐府黑頭舊業,芹宮青歲雄襟。
骎骎。寶勒向東吟。戲彩看而今。更襪步黃云,琴彈碧玉,匯澤杯斟。爭先長至幾日,料春風多喜鵲傳音。梅蘊和羹心在,線添補袞工深。
望瀛洲尺五,聽海客、詫登臨。記島月分秋,天星降夕,神璧精金。他年作霖雨手,且明光奏賦寓良箴。槐府黑頭舊業,芹宮青歲雄襟。
骎骎。寶勒向東吟。戲彩看而今。更襪步黃雲,琴彈碧玉,彙澤杯斟。爭先長至幾日,料春風多喜鵲傳音。梅蘊和羹心在,線添補袞工深。
唐代·張輯的簡介
張輯(生卒年不詳)字宗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張輯有《沁園春》(今澤先生)詞,自序云:“矛頃游廬山,愛之,歸結屋馬蹄山中,以廬山書堂為扁,包日庵作記,見稱廬山道人,蓋援涪翁山谷例。黃叔豹謂矛居鄱,不應舍近求遠,為更多東澤。黃魯庵詩帖往來,于東澤下加以詩仙二字。近與馮可遷遇于京師,又能節文,號矛東仙,自是詩盟遂以為定號。有詞作《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樓作》等。
...〔
? 張輯的詩(46篇) 〕
宋代:
畢仲連
玉籍殊科四十秋,徊翔藩翰幾淹留。五羊舊治功尤著,百越新恩志已酬。
健節亭亭心益壯,清吟一一思如流。壺漿滿道爭迎處,晝錦應先駐虎邱。
玉籍殊科四十秋,徊翔藩翰幾淹留。五羊舊治功尤著,百越新恩志已酬。
健節亭亭心益壯,清吟一一思如流。壺漿滿道爭迎處,晝錦應先駐虎邱。
宋代:
孫覿
豆熟連村雨葉黃,粳肥蘸水露華香。涼蟬已抱寒莖槁,凍蝶猶穿晚菊忙。
豆熟連村雨葉黃,粳肥蘸水露華香。涼蟬已抱寒莖槁,凍蝶猶穿晚菊忙。
元代:
馮子振
逃吳辭楚無家住。解寶劍贈津父。十年間隸越鞭荊,怒卷秋江潮雨。
想空城組練三千,白馬素車回去。又逡巡月上波平,暮色在煙光紫處。
逃吳辭楚無家住。解寶劍贈津父。十年間隸越鞭荊,怒卷秋江潮雨。
想空城組練三千,白馬素車回去。又逡巡月上波平,暮色在煙光紫處。
宋代:
許及之
借得漁鄉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
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
借得漁鄉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
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
:
趙瑗妾
桃花高浪幾尺許,銀石沒項不知處。
兩兩鸕鶿失舊磯,銜魚飛入菰蒲去。
桃花高浪幾尺許,銀石沒項不知處。
兩兩鸕鶿失舊磯,銜魚飛入菰蒲去。
清代:
陳維崧
今夜清輝漾。想月殿、菱花出匣,一輪初上。萬戶千門連碧海,處處鉤簾倚幌。
只少我、一人凝望。多謝東鄰遺粔籹,恰分明、掬取團圓樣。
今夜清輝漾。想月殿、菱花出匣,一輪初上。萬戶千門連碧海,處處鈎簾倚幌。
隻少我、一人凝望。多謝東鄰遺粔籹,恰分明、掬取團圓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