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傳·棹舉
河傳·棹舉。五代。顧敻。 棹舉,舟去,波光渺渺,不知何處?岸花汀草共依依,雨微,鷓鴣相逐飛。天涯離恨江聲咽,啼猿切,此意向誰說?倚蘭橈,獨無聊,魂消,小爐香欲焦。
[五代]:顧敻
棹舉,舟去,波光渺渺,不知何處?岸花汀草共依依,雨微,鷓鴣相逐飛。
天涯離恨江聲咽,啼猿切,此意向誰說?倚蘭橈,獨無聊,魂消,小爐香欲焦。
棹舉,舟去,波光渺渺,不知何處?岸花汀草共依依,雨微,鷓鴣相逐飛。
天涯離恨江聲咽,啼猿切,此意向誰說?倚蘭橈,獨無聊,魂消,小爐香欲焦。
譯文
片帆孤舟,舉棹遠(yuǎn)去,茫茫水國,渺無涯際。在蒼茫之中,唯有鷓鴣相逐而飛,點綴著生意。
心情惆悵,仿佛江水也在嗚咽,猿聲更加悲切。心中依依的鄉(xiāng)戀,無處可訴。在百無聊賴時,只好倚欄消遣。此刻,時已晚,香將燃盡。
注釋
蘭橈:蘭舟。
欲焦:將要燒成灰燼。
唐代·顧敻的簡介
[約公元九二八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無考,約后唐明宗天成中前后在世前蜀王建通正時,(公元九一六年)以小臣給事內(nèi)庭。久之,擢茂州刺史。后蜀建國,敻又事孟知祥,累官至太尉。性好詼諧,仁前蜀時,見武官多拳勇之夫,遂作武舉諜以譏刺他們,一時傳笑。敻工詞,作風(fēng)間似溫庭筠,今存五十五首(見花間集及唐五代詞)。
...〔
? 顧敻的詩(15篇) 〕
宋代:
文同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攜歌管游。
鶯花有意欲惱亂,風(fēng)雨何事相淹留。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攜歌管遊。
鶯花有意欲惱亂,風(fēng)雨何事相淹留。
明代:
楊士奇
冰霜同是歲寒心,回首江南間闊深。尚有風(fēng)流何遜在,水邊籬落待重尋。
冰霜同是歲寒心,回首江南間闊深。尚有風(fēng)流何遜在,水邊籬落待重尋。
清代:
張聯(lián)箕
空庭惟落葉,閉戶見秋山。雉堞連云暗,溪流抱郭灣。
白衣人寂寞,黃菊色斑斕。徒有{罒羊}門役,登登版筑間。
空庭惟落葉,閉戶見秋山。雉堞連雲(yún)暗,溪流抱郭灣。
白衣人寂寞,黃菊色斑斕。徒有{罒羊}門役,登登版築間。
:
郭印
遐觀目力窮,莽蒼雲(yún)山礙。
儻知色非色,坐見六合外。
:
釋德洪
我亦從來徹骨貧,誰知遍界不藏身。住山鈯斧勞收取,不是青源眾獸麟。
我亦從來徹骨貧,誰知遍界不藏身。住山鈯斧勞收取,不是青源衆(zhòng)獸麟。
明代:
溫純
西征將之濟,延頸問闕里。泰山高萬仞,龜蒙亦難儗。
有阜迂以曲,沂濟文相似。卦列少昊陵,鐘靈自此始。
西征將之濟,延頸問闕裡。泰山高萬仞,龜蒙亦難儗。
有阜迂以曲,沂濟文相似。卦列少昊陵,鐘靈自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