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陶淵明的詩 > 有會而作

    有會而作

    [魏晉]:陶淵明

    舊谷既沒,新谷未登,頗為老農(nóng),而值年災,日月尚悠,為患未已。登歲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資,煙火裁通。旬日已來,始念饑乏,歲云夕矣,慨然永懷,今我不述,后生何聞哉!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饑。

    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

    惄如亞九飯,當暑厭寒衣。

    歲月將欲暮,如何辛苦悲。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

    嗟來何足吝,徒?jīng)]空自遺。

    斯濫豈攸志,固窮夙所歸。

    餒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師。

    有會而作譯文及注釋

    譯文

    舊年的谷子已經(jīng)吃完,新谷還沒有登場。我也算得上是一個老農(nóng),遇上了災荒年景。來日正長,災荒遠未度過。一年的收成,既然已無指望,眼下早晚之餐僅能勉強維持不至斷炊。近十天來,才真正感到饑餓困乏。一年將盡,不禁慨然長嘆,寫下此詩以抒發(fā)懷抱。現(xiàn)在我如果不把心里話說出來,后代子孫又怎么能知道呢?

    年少即逢家困乏,老來更貧常受饑。

    粗食淡飯愿已足,哪敢企求精美味!

    窮困僅次于子思,暑天已厭穿寒衣。

    一年歲月又將盡,何等辛酸又苦悲!

    施粥之人心善良,掩面之人非所宜。

    嗟來之食何足恨,白白餓死徒自棄。

    人窮斯濫非我愿,君子固窮是本志。

    饑餓貧窮又何妨,古來多有我先師。

    注釋

    未登:谷物沒登場,即尚未收割。

    頗為老農(nóng):做了很久的農(nóng)民。老農(nóng)是作者自稱。這里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務農(nóng)已久,一是指年歲既老。

    值年災:逢上一年之中的災荒。

    日月尚悠:日子還很長。悠:久遠。

    未已:不停,沒個完。

    登歲之功:一年的農(nóng)業(yè)收成。登歲:豐收之年。功:指農(nóng)業(yè)收成。

    希:希望,指望。

    朝夕所資:早晚的生活所需。朝夕:指每天,日常。資:資用,指吃的用的生活必需品。裁:同才。裁通:僅通。裁:同“才”,僅。這兩句是說:僅能維持生活,不至于斷炊。

    歲云夕矣:一年將盡。云:語助詞,無意義。夕:指年終。

    永懷:用詩歌來抒寫懷抱。永:通“詠”。

    述:陳述,抒寫。指作這首詩。后生:后代,子孫。這兩句是說:我不作詩把它記錄下來,后代怎么知道呢?

    弱年:即弱冠之年,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人,但體猶未壯,所以叫“弱冠”。這里指少年時期。家乏:家境貧困。更:經(jīng)歷。長饑:長久挨餓。這兩句是說:少年時期家境窮困,到了老年更加挨餓。

    菽(shū):豆類的總稱。甘肥:指精美的食品。這兩句是說:能吃上菽麥一類的飯就很滿足了,哪敢羨慕那些香甜美味呢?

    惄(nì)如:因饑餓而愁苦之狀。《詩經(jīng)·周南·汝墳》:“未見君子,惄如調饑。”毛傳:“惄,饑意也。調,朝也。”鄭玄箋:“怒,思也,未見君子之時,如朝饑之思食。”亞九飯:亞,次于。九飯:一個月吃九頓飯,指子思。《說苑·立節(jié)》說,子思住在衛(wèi)國時,非常貧困,“三旬而九食”。這句是說,我饑餓窮愁,僅次于子思。

    當暑厭寒衣:在暑天還穿著討厭的寒衣,謂貧窮而無夏衣更換。當:值。

    暮:指年終,一年將近。如何:奈何。這句是說對著辛苦和悲傷而無可如何。

    善:稱許,稱贊。粥者:施粥以賑濟饑民的人,這里指黔敖。《禮記·檀弓》:“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mào)貿(mào)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蒙袂(mèi):用衣袖蒙住臉。袂:衣袖。

    嗟來:不禮貌的吆喝聲。吝:恨。徒?jīng)]:白白地餓死。遺:失,棄。以上四句稱許黔敖的善良本心,并為蒙袂者不食嗟來之食而婉惜,其實詩人自己也是不主張食嗟來之食的。蕭統(tǒng)《陶淵明傳》說淵明“躬耕自資遂報贏疾。江州刺史檀道濟往候之,僵臥瘠餒有日矣。道濟謂曰:‘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對曰:‘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道濟饋以粱肉,麾而去之。”陶淵明此詩“有會而作”,疑即有感于此而作。

    斯濫:為非作歹,指小人的行為。固窮:固守貧困,指君子的行為。《論語·衛(wèi)靈公》云:“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悠志:所愿。夙所歸:平素的志向所期望達到的。夙:舊。這兩句是說君子可以為保持節(jié)操而窮困,小人如窮困就會干出越軌之事。

    餒(něi):饑餓。在昔:過去。余多師:我有很多老師。指值得效法的先賢,如伯夷、叔齊、子思,以及不食嗟來之食的蒙袂饑者等。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81-184

    有會而作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約作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陶淵明六十二歲。陶淵明晚年的生活日漸貧困,加之遇到災荒,家中常常困乏,甚至到了揭不開鍋的程度,于是有感而作此詩。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81-184

    2、鐘元凱 等.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570-572

    有會而作鑒賞

      此詩題為“有會而作”,“會”即會意之會,指有所感悟和領會。詩通篇直抒胸臆,寫其所感和所思,而把具體的事由放在序中作為背景交代。究其緣起,乃是值歲暮之際,新谷未收,又適逢災年,糧食匱乏到了難以充饑的地步。這種困厄艱苦的境遇似毫無詩意可言,而詩人卻從中激揚起對生命的執(zhí)著之情。詩的首二句,概括了自己貧寒的一生,“弱年”指青年時期,“家乏”是不甚寬裕的意思,“更長饑”就每況愈下,連起碼的生存條件也難乎為繼了。下面四句以自己的生活實感和體驗把這種境遇具體化:“菽麥”兩句說只要有粗食充饑就已心滿意足,欲吃粱肉更簡直是非分之想了。“惄如”兩句極言饑寒之切,“惄如”,饑餓狀;“亞九飯”,或是“無惡飯”的訛誤,意謂饑餓時進食無不覺得可口;“當暑厭寒衣”則指缺衣少穿,故冬不足以御寒而夏又以為累贅。這幾句寫得惻惻動人,非親身經(jīng)歷備嘗滋味者不能道。“歲月”兩句又一筆兜回,將辛酸凄苦而又無可奈何的悲涼心情和盤托出。這里說的“歲月暮”,既指臨近年末,又指老之將至。人生本來短暫,而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了此一生,怎不教人悲從中來!以上八句概括了物質上極度匱乏的憂患人生,其中“孰敢慕甘肥”、“如何辛苦悲”兩句更是感慨系之,從而以為下文的張本。

      詩人并“不戚戚于貧賤”,面對人生的苦難,他反而更加珍視生命。詩人是從身、心兩個方面來把握生命的存在的。由“常善粥者心”至“徒?jīng)]空自遺”四句,是先從“身”方面說。詩人借著對一個故事的評說,弘揚了富有哲學意味的“貴生”精神。這個故事見于《禮記·檀弓》,大意謂齊國饑荒之年,黔敖施粥于路,有饑者蒙袂而來,黔敖曰:“嗟,來食!”饑者因不食嗟來之食而死。詩人從重生的立場,肯定了施粥者的用心,而對蒙袂者的行為則持批評態(tài)度。這種貴生思想的淵源主要來自莊子。莊子主張“保身全生”,反對“危身棄生以殉物”,《莊子·駢姆》說:“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圣人則以身殉天下。……其于傷性,以身為殉,一也。”人的生命、天性既不應為名利等外物所役使,那么為了區(qū)區(qū)一事的榮辱而輕易地舍生就死,就是不足取的。當外界的險惡環(huán)境使人淪于極其卑微可憐的地步時,這種強調個體生命存在的貴生思想,未始不是弱者的一種精神支柱和自衛(wèi)武器。詩人為了與苦難抗衡而從中汲取了生存的勇氣,因此也是不無積極意義的。“斯濫豈攸志”以下四句,又是從“心”的方面說。詩人不僅重視生命的存活,而且更重視對生命意義的自覺把握。“斯濫”、“固窮”兩句,語出《論語·衛(wèi)靈公》。詩人意謂在貧賤中有無操守,正涇謂分明地把生命的價值判然為二:君子高尚其志,安貧樂道,從而身處憂患之中,卻獲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小人心為物役,自甘沉淪,終于在隨波逐流中汩沒了自己的天性。詩人選擇了前者而否定了后者,并且以前賢作為師法的榜樣而自勉。最末的“餒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師”兩句,表現(xiàn)了主人公以固窮之志直面患難的堅強決心。詩人從“貴生”、“守志”也即身心兩個方面領悟了生命的真諦,這就是此詩“有會”的主旨所在。陶淵明把莊子對生命的哲思和儒家的自強不息精神結合起來,從而表現(xiàn)了人的生命力的激揚,表現(xiàn)出歷劫不滅、睥睨憂患的內(nèi)在力量。現(xiàn)實的色調愈是灰暗和沉悶,其主體精神反而愈見活躍和高昂。陶淵明其人其詩之所以感召了無數(shù)后人的奧秘,其實就正在于此。

      全詩四句為一層次,結構嚴謹,而句法縱收反正,夭如矯龍。第二層次述及何以卒歲,以之引導第三層次對不食“嗟來之食”的非議,反映了自己苦況深到近于欲乞的程度,然后是經(jīng)過深思的正面判定:斯濫為反,固窮為正。疑團頓然冰釋,主題豁然鮮明。

    陶淵明簡介

    唐代·陶淵明的簡介

    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 陶淵明的詩(216篇)

    猜你喜歡

    過德清石壁故居二首 其二

    宋代韓淲

    世事身心水一杯,是非膠擾付蚊雷。吾生只合閒蕭散,多少年光節(jié)物摧。

    寒悰 其二

    清代孫原湘

    爐煙搖漾奈風何,似妾心頭委曲多。擔得虛名招嫉妒,悔因堅約致蹉跎。

    雙關語秘瞞青鳥,一尺身懸抵絳河。剩有悲愁相對分,不忙時節(jié)定來過。

    欽頌世祖皇帝圣德詩

    元代趙孟頫

    東海西山壯帝居,南船北馬聚皇都。一時人物從天降,萬里車書自古無。

    秦漢縱強多霸略,晉唐雖美乏雄圖。經(jīng)天緯地規(guī)模遠,代代神孫仰圣謨。

    和李嘯樓先生三醉木芙蓉原韻 其三

    劉鳳梧

    霜華爭妒雁來紅,時白時黃變幻中。太液遺芳今有主,莫因人去悵庭空。

    丙辰北來詩第三章 其二

    近代朱青長

    戲挽鴻濛訪赤松,瑤池車駕幾人從。迷途具茨悲前馬,沸鼎殘羹欲豢龍。

    貝闕漸深云叆叇,天衣璀璨玉丁東。塵堆已隔方壺遠,怕問蓬山第二峰。

    送人還山

    元代善住

    茅茨拋在翠微間,即栗橫肩又獨還。松樹別來巢鶴大,銅瓶歸去蟄龍閒。

    西風黃葉埋寒徑,落日青猿叫亂山。后夜月明誰是伴,枕前飛瀑響潺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永久 | 国产日本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免费| 蜜臀AV一区二区|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日本高清不卡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 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 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无码视频免费一区二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頻 |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 日本精品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性盈盈影院免费视频观看在线一区| 夜夜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 91国在线啪精品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国模私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