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其十
飲酒·其十。魏晉。陶淵明。 在昔曾遠游,直至東海隅。道路迥且長,風(fēng)波阻中途。此行誰使然?似為饑所驅(qū)。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馀。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閑居。
[魏晉]:陶淵明
在昔曾遠游,直至東海隅。
道路迥且長,風(fēng)波阻中途。
此行誰使然?似為饑所驅(qū)。
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馀。
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閑居。
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
道路迥且長,風(fēng)波阻中途。
此行誰使然?似為饑所驅(qū)。
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馀。
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閑居。
譯文
往昔出仕遠行役,直到遙遙東海邊。
道路漫長無盡頭,途中風(fēng)浪時阻攔。
誰使我來作遠游?似為饑餓所驅(qū)遣。
竭盡全力謀一飽,稍有即足用不完。
恐怕此行毀名譽,棄官歸隱心悠閑。
注釋
遠游:指宦游于遠地。東海隅(yú):東海附近。這里當(dāng)指曲阿,在今江蘇省丹陽縣。
迥(jiōng):遠。“風(fēng)波”句:因遇風(fēng)浪而被阻于中途。涂,同“途”。
然:如此,這樣。為饑所驅(qū):被饑餓所驅(qū)使。
傾身:竭盡全身力氣;全力以赴。營:謀求。少許:一點點。
非名計:不是求取名譽的良策。息駕:停止車駕,指棄官。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唐代·陶淵明的簡介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xué)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guān)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 陶淵明的詩(216篇) 〕
明代:
區(qū)大相
吾觀嚴(yán)子陵,豈缺經(jīng)世務(wù)。玄纁三往反,始識洛陽路。
親勞萬乘問,不肯回頭顧。偃仰帝座上,臥起道情愫。
吾觀嚴(yán)子陵,豈缺經(jīng)世務(wù)。玄纁三往反,始識洛陽路。
親勞萬乘問,不肯回頭顧。偃仰帝座上,臥起道情愫。
明代:
楊基
花影重重,亂紋匝地?zé)o人卷。有誰惆悵立黃昏,疏映宮妝淺。
只有楊花得見。解匆匆、尋芳覓便。多情長在,暮雨回廊,夜香庭院。
花影重重,亂紋匝地?zé)o人卷。有誰惆悵立黃昏,疏映宮妝淺。
隻有楊花得見。解匆匆、尋芳覓便。多情長在,暮雨回廊,夜香庭院。
明代:
畢自嚴(yán)
大夫矯矯龍鵠姿,才華氣節(jié)傾當(dāng)時。惠文柱后豪右避,埋輪都下豺狼悲。
一朝南巡持繡斧,風(fēng)凜霜冽和甘雨。明有法度幽鬼神,寧能希指濫網(wǎng)罟。
大夫矯矯龍鵠姿,才華氣節(jié)傾當(dāng)時。惠文柱後豪右避,埋輪都下豺狼悲。
一朝南巡持繡斧,風(fēng)凜霜冽和甘雨。明有法度幽鬼神,甯能希指濫網(wǎng)罟。
明代:
桂彥良
蛟龍作云雨,蜉蝣出以陰。小大各有適,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書,壁掛無弦琴。希賢復(fù)希圣,視古猶視今。
蛟龍作雲(yún)雨,蜉蝣出以陰。小大各有適,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書,壁掛無弦琴。希賢複希聖,視古猶視今。
:
劉崧
盡道樓居思不群,滿樓山色翠紛紛。高崖斜日含丹霧,碧嶂清秋起暮云。
江上捲簾通雨氣,月中看劍動星文。來游定覓張公子,載酒題詩過夜分。
盡道樓居思不群,滿樓山色翠紛紛。高崖斜日含丹霧,碧嶂清秋起暮雲(yún)。
江上捲簾通雨氣,月中看劍動星文。來遊定覓張公子,載酒題詩過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