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獨望
邊城獨望。唐代。馬戴。 聊憑危堞望,暗起異鄉情。霜落蒹葭白,山昏霧露生。河灘胡雁下,戎壘漢鼙驚。獨樹殘秋色,狂歌淚滿纓。
[唐代]:馬戴
聊憑危堞望,暗起異鄉情。
霜落蒹葭白,山昏霧露生。
河灘胡雁下,戎壘漢鼙驚。
獨樹殘秋色,狂歌淚滿纓。
聊憑危堞望,暗起異鄉情。
霜落蒹葭白,山昏霧露生。
河灘胡雁下,戎壘漢鼙驚。
獨樹殘秋色,狂歌淚滿纓。
初秋時節,詩人獨自憑倚著高高城樓的堞墻,眺望塞外風光,不由自主萌發了一股獨客異鄉的感情。
詩人馬戴,曾從軍大同軍幕,獨在異鄉,面對荒涼的塞外,翻騰著感情波瀾,這是十分自然的。全詩似乎是前后兩聯抒情,中間兩聯寫景,但細細讀來四聯詩又渾然一體,情景互生。
“聊憑”、“暗起”這兩句詩把讀者帶進了詩人復雜的內心世界里去。詩人面對當前處境,既無可奈何,又無法排遣心中的郁悶。這樣,就從詩人的內心開始展現詩人的自我形象。
頷聯、頸聯承首聯之“望”,寫望中所見;也承首聯“異鄉情”,寫出了“異鄉情”暗起的環境。嚴霜凝結,蒹葭一片慘白,使人感受到一陣寒意;遠山昏暗,霧靄在山林中升騰而起,彌漫于山巒峰壑。這是一幅遠景,畫面中突出了蕭索的氣氛。緊接著,詩人又呈現一幅近景。胡天的雁群垂下了翅膀,落在荒涼的河灘上;一陣陣動人心魄的鼙鼓之聲,從軍營里傳出。這幅近景,加強了全詩畫面凄冷蕭瑟的悲涼之感。詩人望中所見,是如此蕭條、冷落,又具有鮮明的異鄉情調,自然會引起萬千思緒,回應了異鄉情暗起的緣由。詩人選取了富有特色、富有感情色彩的意象來構成望中所見的境界,引發了讀者無限的情思。
詩人的情緒也隨著所寫步步激蕩。末聯里“獨”樹,“殘”“秋色”,層層遞進,把詩人的情緒“逼”向了高潮。在孤零零的一棵樹上,幾片黃葉殘留枝頭,蕭瑟的秋色、蕭颯的秋風之中,詩人在樹下徬徨,繼而狂歌、號泣,淚水如雨,灑落衣襟。這樣,詩人就完成了對自我形象的刻畫。
從獨自一人無可奈何地在城樓憑堞而望,到眼前凄清、悲涼的秋景,到情緒的爆發而狂歌號泣,從敘述、描繪到抒情,從外在動作形態,進入到情緒的深處,很有層次感地完成了詩人自我形象的刻畫。這一形象的塑造,動作性鮮明,感情濃烈,可謂形神兼備,給人留下極深刻的印象。嚴羽《滄浪詩話》曾說:“馬戴在晚唐諸人之上。”在某方面說來,這一評價是有一定依據的。
唐代·馬戴的簡介
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陽(今江蘇省東海縣)人。晚唐時期著名詩人。
...〔
? 馬戴的詩(171篇) 〕
明代:
謝元汴
敢以批鱗筆,來探江上珠。流多興廢事,寫出霸王圖。
黃纛蠻君貴,牂牁漢跡孤。不須臨碣石,炎澥小蓬壺。
敢以批鱗筆,來探江上珠。流多興廢事,寫出霸王圖。
黃纛蠻君貴,牂牁漢跡孤。不須臨碣石,炎澥小蓬壺。
元代:
張昱
漢詩十九首,不復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
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致。
漢詩十九首,不複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
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緻。
明代:
王廷相
省垣梧竹抱幽虛,吏散蕭然似隱居。風冷池亭猶岸幘,日斜窗幾有攤書。
身依明主忻難遇,官佐戎機愧自疏。有美東曹稱獨步,腐儒何幸接簪裾。
省垣梧竹抱幽虛,吏散蕭然似隱居。風冷池亭猶岸幘,日斜窗幾有攤書。
身依明主忻難遇,官佐戎機愧自疏。有美東曹稱獨步,腐儒何幸接簪裾。
宋代:
韓淲
君在南湖住,我同東郭游。陳蕃無下榻,王粲有登樓。
吟苦詩陶寫,酣沉酒拍浮。德輝天外鳳,機靜水邊鷗。
君在南湖住,我同東郭遊。陳蕃無下榻,王粲有登樓。
吟苦詩陶寫,酣沉酒拍浮。德輝天外鳳,機靜水邊鷗。
:
弘歷
先漏春光如自喜,蘄留秋色了無愁。如何卉里孤高種,也做偷寒送暖流。
先漏春光如自喜,蘄留秋色了無愁。如何卉裡孤高種,也做偷寒送暖流。
宋代:
林希逸
鄉閭扶杖久,早歲譽兵間。誰信白頭叟,能柔赤腳蠻。
人言勞不報,公有道能閒。似是英雄骨,埋名向此山。
鄉閭扶杖久,早歲譽兵間。誰信白頭叟,能柔赤腳蠻。
人言勞不報,公有道能閒。似是英雄骨,埋名向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