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四皓墓
過四皓墓。唐代。李白。 我行至商洛,幽獨訪神仙。園綺復安在?云蘿尚宛然。荒涼千古跡,蕪沒四墳連。伊昔煉金鼎,何年閉玉泉?隴寒惟有月,松古漸無煙。木魅風號去,山精雨嘯旋。紫芝高詠罷,青史舊名傳。今日并如此,哀哉信可憐。
[唐代]:李白
我行至商洛,幽獨訪神仙。
園綺復安在?云蘿尚宛然。
荒涼千古跡,蕪沒四墳連。
伊昔煉金鼎,何年閉玉泉?
隴寒惟有月,松古漸無煙。
木魅風號去,山精雨嘯旋。
紫芝高詠罷,青史舊名傳。
今日并如此,哀哉信可憐。
我行至商洛,幽獨訪神仙。
園綺複安在?雲蘿尚宛然。
荒涼千古跡,蕪沒四墳連。
伊昔煉金鼎,何年閉玉泉?
隴寒惟有月,松古漸無煙。
木魅風號去,山精雨嘯旋。
紫芝高詠罷,青史舊名傳。
今日并如此,哀哉信可憐。
譯文
我來到商山看洛水,到幽靜之處訪神仙。
甪里先生、夏黃公、東園公和綺里季如今在哪里?只有山上的蘿藤依然茂密。
山上四座荒蕪的墳墓相連,成了千古荒涼的遺跡。
他們當初在這里煉金丹,什么時候金丹成而玉泉閉?
只有寒山映照著明月的冷光,千年古松也枝葉枯干,失去了往日的氛氳。
山中只有妖魔鬼怪在興風作浪。
曾經高聲詠唱的紫芝歌已經停息,但是,高潔的英名卻萬古流傳。
現如今的政治局面酷似當年,歷史循環,讓人悲傷!
注釋
⑴四皓:指秦漢時期四位名士。《高士傳》:四皓者,皆河內軹人也,或在汲。一曰東園公,二曰甪里先生,三曰綺里季,四曰夏黃公,皆修道潔己,非義不動。秦始皇時。見秦政暴虐,乃退入藍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透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饑。唐、虞世遠,吾將安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之畏人,不如貧賤而肆志。”乃共入商、洛,隱地肺山,以待天下定。及秦敗,漢高聞而征之,不至。深自匿終南山,不能屈己。《太平寰宇記》:四皓墓,在商州上洛縣西四里。《雍勝略》:“四皓墓,在商州西四里金雞原。”
⑵商、洛,謂商山、洛水之間。
⑶江淹《別賦》:“煉金鼎而方堅。”李善注:“煉金為丹之鼎也。”
⑷賈公彥《周禮疏》:魅,人面獸身而四足,好惑人,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說文》:魅,老精物也。《抱樸子》:山精之形,如小兒而獨足,走向后,喜來犯人。人入山,若夜聞人音聲,大語其名曰“跂知”而呼之,即不敢犯人也。一名“熱內”,亦可兼呼之。又有山精,如鼓。赤色,亦一足,其名曰“暉”。《異苑》:《玄中記》:山精如人,一足,長三四尺,食山蟹,夜出晝藏。鮑照《蕪城賦》:“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風曝雨嘯,昏見晨趨。”
⑸江淹《上建平王書》:“俱啟丹冊,并圖青史。”李善注:“《漢書》有《青史子》,《音義》曰:古史官記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
元代:
許衡
雨水添新漲,陂湖沒舊痕。人迷堤口路,船上樹頭村。
歲事知前誤,秋耕未可論。誰憐徭役外,天亦吝深恩。
雨水添新漲,陂湖沒舊痕。人迷堤口路,船上樹頭村。
歲事知前誤,秋耕未可論。誰憐徭役外,天亦吝深恩。
宋代:
張嵲
蒼茫云樹渺相迎,山縣燒余祗故城。
雞犬不聞仍禁火,經過轉見亂離情。
蒼茫雲樹渺相迎,山縣燒餘祗故城。
雞犬不聞仍禁火,經過轉見亂離情。
兩漢:
佚名
辰出街頭,酉歸堂內,切須規矩隨身。志誠香火,早晚去朝真。
遍歷名山福地,不恥問、參訪高人。休夸逞,斷除人我,心地放教平。
辰出街頭,酉歸堂內,切須規矩隨身。志誠香火,早晚去朝真。
遍曆名山福地,不恥問、參訪高人。休誇逞,斷除人我,心地放教平。
明代:
陳璉
桂林名勝地,臺觀跡多陳。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
使君喜登臨,從游有嘉賓。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
桂林名勝地,臺觀跡多陳。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
使君喜登臨,從遊有嘉賓。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
宋代:
范純仁
碧落無云玉鑒飛,凈中毫發了能窺。光隨酒蟻斟銀榼,彩瑩歌人發瓠犀。
露重已從巾角墊,輪傾欲把斗杓攜。醉狂直好探蟾窟,安得陵空萬仞梯。
碧落無雲玉鑒飛,淨中毫發了能窺。光隨酒蟻斟銀榼,彩瑩歌人發瓠犀。
露重已從巾角墊,輪傾欲把鬥杓攜。醉狂直好探蟾窟,安得陵空萬仞梯。
明代:
王彥泓
繡被新鴛剩半床,怕拈卮酒怕聞香。能瘳別恨無靈藥,愿駐華姿有禁方。
背冷乍溫教女弟,面痕輕舐待蕭郎。懸知乍起新妝淡,只有葵花似嫩黃。
繡被新鴛剩半床,怕拈卮酒怕聞香。能瘳別恨無靈藥,願駐華姿有禁方。
背冷乍溫教女弟,面痕輕舐待蕭郎。懸知乍起新妝淡,隻有葵花似嫩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