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納蘭性德的詩 >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

    [清代]:納蘭性德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譯文及注釋

    譯文

      最辛苦和最讓人憐愛的是天上的明月,它在一月之中只有一夜是像玉環(huán)一樣的滿月,其它時(shí)候都像是不完整的玉玦。如果能像月輪那樣終身皎潔,我會放棄自身像冰雪般的清涼為你發(fā)熱。無奈的是人的塵緣容易結(jié)束,燕子還是那樣,輕盈的踏上簾鉤。我在秋日,面對你的墳塋,高歌一曲,然而愁緒絲毫沒有削減。我是多么希望能和你像春天里雙飛雙宿的蝴蝶那樣在草叢里嬉戲啊。

    注釋

    一昔句:昔,同“夕”,見《左傳·哀公四年》:“為一昔之期?!鲍i(jué)玉玦,半環(huán)形之玉,借喻不滿的月亮。這句是說,一月之中,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夜是圓滿的,其他的夜晚就都是有虧缺的。

    不辭句:引用一則典故。荀粲之妻冬天高燒病重,全身發(fā)熱難受。荀粲為了給妻子降溫,脫光衣服站在大雪中,等身體冰冷時(shí)回屋給妻子降溫。卿,“你”的愛稱?!妒勒f新語?惑溺》謂:“荀奉倩(粲)與婦至篤,冬月婦病熱,乃出中庭,自取冷還,以身熨之。”

    無那:無奈,無可奈何。

    軟踏句:意思是說燕子依然輕輕地踏在簾鉤上,呢喃絮語。

    唱罷句:唐李賀《秋來》:“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边@里借用此典表示總是哀悼過了亡靈,但是滿懷愁情仍不能消解。

    春叢句:認(rèn)取,注視著。取,語助詞。此句意思是說,花叢中的蝴蝶可以成雙成對,人卻生死分離,不能團(tuán)聚,故愿自己死后同亡妻一起化作雙飛雙宿的蝴蝶。李商隱《偶題二首》:“春叢定是雙棲夜,飲罷莫持紅燭行。”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創(chuàng)作背景

      于康熙十六年(1677)重陽前三日,亡婦百日之后,自夢中得句。謂臨別之時(shí),婦云:“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惫蚀耍磳⑻焐显?,作為歌詠對象。

    參考資料:

    1、施議對.納蘭性德集:鳳凰出版社,2011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鑒賞

      這是一首悼亡詞。作者在《沁園春》一詞的小序中曾寫道:"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澹妝素服,執(zhí)手哽咽,語多不復(fù)能記,但臨別有云:'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此詞即先從"天上月"寫起。上片三句借月亮為喻,寫愛情的歡樂轉(zhuǎn)瞬即逝,恨多樂少。后兩句,寫假如愛情能象月亮那樣皎潔圓滿,付出再大的代價(jià)都愿意?! 耙晃羧绛h(huán),昔昔長如玦",包蘊(yùn)了無限的哀傷與懷念,表達(dá)了對亡妻的真摯愛戀。下片寫傷逝中的悲痛,用燕子在簾間呢喃,反襯人去樓空,未亡人的孤寂。結(jié)語化用"雙棲蝶"的典故,表達(dá)了他與亡妻的愛情生死不渝,抒發(fā)了無窮盡的哀悼,把永恒的愛寄托在化蝶的理想中。

      容若這闋《蝶戀花》凄美,卻不減清靈。"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huán),夕夕都成玦。""環(huán)"和"玦"皆為美玉制成的飾物,古人佩在身上。"環(huán)"似滿月,"玦"似缺月。物理相通,容若以尋常佩物解自然之物,可見其格物,常懷世事難圓的隱恨,此句比之蘇子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深情勝之,豁達(dá)減之,各得其所。

      謂辛苦最憐,算是天上月。一輪端正,懸掛天中。一昔如環(huán),曾有最光輝的時(shí)刻,那么圓滿皎潔。但一朝別去,永遠(yuǎn)留下遺憾。如果能夠像天上的圓月,長盈不虧,那么,我作為冰雪,將不惜為你融化。這是上片,以月喻人,亦以人喻月,為布景。下片說情,謂十分無奈,塵世因緣竟然那么容易斷絕。但是,簾幕間的燕子就不一樣,年復(fù)一年,辛苦奔波,不是和往常一樣,仍舊踏在簾鉤上,輕輕地呢喃。鬼唱秋墳,縱使能夠另恨血化碧,只是挽歌(鮑詩)唱罷,心上的愁和恨,仍舊不能消解。而今,算是已經(jīng)認(rèn)定,死后化作花叢雙蝶,生生世世,永不分離。這是下片,用另外兩個(gè)物象作比,燕子和雙棲蝶,以表達(dá)愿望。

    納蘭性德簡介

    唐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gè)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yù),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shí)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guān)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gè)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dú)特的個(gè)性和鮮明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常瞧浔姸啻碜髦?。

    ...〔 ? 納蘭性德的詩(218篇)

    猜你喜歡

    古大夫宅下馬石歌

    清代丘逢甲

    七百年來掩塵土,石與大夫俱氏古。大夫何許人?

    乃是紫虛仙人四世孫。宅在梅州州北門。眼前不見大夫宅,止見大夫下馬石。

    詠懷

    曹家達(dá)

    幽意值所適,冶游良未然。木末搖東風(fēng),溪水鳴濺濺。

    人心抱幽默,相激各自賢。豈不愿安靜,逼抑成沸煎。

    秋思四首 其一

    宋代陸游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紓幽情。

    但有一睡耳,展轉(zhuǎn)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

    夜聞洛濱吹笙

    唐代張仲素

    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聞。逶迤繞清洛,斷續(xù)下仙云。
    泄泄飄難定,啾啾曲未分。松風(fēng)助幽律,波月動(dòng)輕文。
    鳳管聽何遠(yuǎn),鸞聲若在群。暗空思羽蓋,馀氣自氛氳。

    扁舟撒網(wǎng)圖

    明代張寧

    網(wǎng)小須頻撒,舟輕宜慢搖。水深行近岸,魚上晚乘潮。

    桃源縣送顏以仁回鼎城

    明代魏觀

    層阿遞流云,繁樹散初旭。之子送我來,我送之子復(fù)。

    既上辰州船,猶聞武陵曲。江空歲云暮,離思泫盈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