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趙彥徵畫
題趙彥徵畫。元代。鮑恂。 昔在苕花溪上住,繞溪山色滿高樓。別來十載看圖畫,山自青青我白頭。
[元代]:鮑恂
昔在苕花溪上住,繞溪山色滿高樓。
別來十載看圖畫,山自青青我白頭。
昔在苕花溪上住,繞溪山色滿高樓。
別來十載看圖畫,山自青青我白頭。
唐代·鮑恂的簡介
鮑恂(生卒年未詳),字仲孚,崇德(今桐鄉)人。少從臨川吳澄學《易》,得其所傳。為人慎重,好古力行,學識品行名傳天下。元元統間(1333—1335),浙江鄉試第一,薦為平江教授、溫州路學正,皆未就任。順帝至元元年(1335),登進士第。薦為翰林,亦婉辭。
...〔
? 鮑恂的詩(5篇) 〕
明代:
何景明
聞汝西山去,題詩十日還。獨行翠微里,應到玉泉灣。
石璧云孤裊,冬巖菊自斑。煙霞發妙思,高詠眇塵寰。
聞汝西山去,題詩十日還。獨行翠微裡,應到玉泉灣。
石璧雲孤裊,冬巖菊自斑。煙霞發妙思,高詠眇塵寰。
近代:
張爾田
太液澄波,愁紅換了,敗荷零露。涼蟬起舞。自窺人,耿無語。
看花長記經游地,但衰淚、風前幾縷。悵哀鴻唳角,天涯殘夢,曠望何許。
太液澄波,愁紅換了,敗荷零露。涼蟬起舞。自窺人,耿無語。
看花長記經遊地,但衰淚、風前幾縷。悵哀鴻唳角,天涯殘夢,曠望何許。
:
熊盛元
海底魚游樂未央,此身何啻在濠梁?遙聞尺八簫聲起,牽得鄉愁爾許長。
海底魚遊樂未央,此身何啻在濠梁?遙聞尺八簫聲起,牽得鄉愁爾許長。
明代:
王樵
西對三茅意自閒,誰知湖外有青山。小樓堪筑平沙上,兩面回看興未闌。
西對三茅意自閒,誰知湖外有青山。小樓堪築平沙上,兩面回看興未闌。
宋代:
趙希逢
學行何必過邯鄲,匍匐歸來指謾彈。
萬事不如安分好,人心何事險於灘。
學行何必過邯鄲,匍匐歸來指謾彈。
萬事不如安分好,人心何事險於灘。
宋代:
李正民
淮南千里少遺民,萬頃膏腴變棘榛。辟地營田真上策,稻粱已見滿倉囷。
淮南千裡少遺民,萬頃膏腴變棘榛。辟地營田真上策,稻粱已見滿倉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