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歌
空山歌。宋代。虞集。 高空之山聶公宅,稚川作圖才數尺。秋天薄云千仞表,春雨喬林百年物。憶昔侍郎鎮成都,將佐盈庭賓客趨。錦官城外笳鼓發,駟馬橋邊高蓋車。先廬舊在小東郭,丞相祠前同寂寞。嚴公同訪杜陵家,退之亦到淮西幕。峨眉嵯峨久不歸,江水娛人秋日暉。坐看蓬萊變桑海,自古南城天下稀。公子親迎陳氏館,我初至撫猶弱冠。看君揮翰甚風流,豈想重逢鬢毛換。君言中間一再來,數見先公胸次開。鶯花風雨必求友,水竹園林持酒杯。嗟予晚歲始能退,寧有文章驚海內。平生不受簡書畏,故家高致君應最。圖中山色積翠濃,雖欲舍子將焉從。蜀人相如最能賦,行倚山木歌高空。
[宋代]:虞集
高空之山聶公宅,稚川作圖才數尺。秋天薄云千仞表,春雨喬林百年物。
憶昔侍郎鎮成都,將佐盈庭賓客趨。錦官城外笳鼓發,駟馬橋邊高蓋車。
先廬舊在小東郭,丞相祠前同寂寞。嚴公同訪杜陵家,退之亦到淮西幕。
峨眉嵯峨久不歸,江水娛人秋日暉。坐看蓬萊變桑海,自古南城天下稀。
公子親迎陳氏館,我初至撫猶弱冠。看君揮翰甚風流,豈想重逢鬢毛換。
君言中間一再來,數見先公胸次開。鶯花風雨必求友,水竹園林持酒杯。
嗟予晚歲始能退,寧有文章驚海內。平生不受簡書畏,故家高致君應最。
圖中山色積翠濃,雖欲舍子將焉從。蜀人相如最能賦,行倚山木歌高空。
高空之山聶公宅,稚川作圖才數尺。秋天薄雲千仞表,春雨喬林百年物。
憶昔侍郎鎮成都,將佐盈庭賓客趨。錦官城外笳鼓發,駟馬橋邊高蓋車。
先廬舊在小東郭,丞相祠前同寂寞。嚴公同訪杜陵家,退之亦到淮西幕。
峨眉嵯峨久不歸,江水娛人秋日暉。坐看蓬萊變桑海,自古南城天下稀。
公子親迎陳氏館,我初至撫猶弱冠。看君揮翰甚風流,豈想重逢鬢毛換。
君言中間一再來,數見先公胸次開。鶯花風雨必求友,水竹園林持酒杯。
嗟予晚歲始能退,甯有文章驚海內。平生不受簡書畏,故家高緻君應最。
圖中山色積翠濃,雖欲舍子將焉從。蜀人相如最能賦,行倚山木歌高空。
唐代·虞集的簡介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學者、詩人。字伯生,號道園,人稱邵庵先生。少受家學,嘗從吳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李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著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虞集素負文名,與揭傒斯、柳貫、黃溍并稱“元儒四家”;詩與揭傒斯、范梈、楊載齊名,人稱“元詩四家”。
...〔
? 虞集的詩(292篇) 〕
清代:
吳重憙
誰釀跳梁,使弱息、都罹浩劫。早已分、死人香里,長埋枯骨。
白刃截開兒女淚,紅閨濺盡英雄血。痛女貞、一木本難支,甘摧折。
誰釀跳梁,使弱息、都罹浩劫。早已分、死人香裡,長埋枯骨。
白刃截開兒女淚,紅閨濺盡英雄血。痛女貞、一木本難支,甘摧折。
明代:
張羽
郭門南面似襄州,野樹寒山對倚樓。
公子城空無食客,霸王宅外有荒丘。
郭門南面似襄州,野樹寒山對倚樓。
公子城空無食客,霸王宅外有荒丘。
宋代:
李震
片云遠隔五羊城,白足高僧事事清。吟對梅花看月色,坐題桐葉聽秋聲。
一塵不及人間跡,萬慮都忘物外情。賣卻床頭琴與劍,幾回相見話生平。
片雲遠隔五羊城,白足高僧事事清。吟對梅花看月色,坐題桐葉聽秋聲。
一塵不及人間跡,萬慮都忘物外情。賣卻床頭琴與劍,幾回相見話生平。
清代:
沈善寶
打窗落葉聲蕭瑟。寒氣燈前逼。病來詩思已無聊。添得這般情景、助魂銷。
霜鴻陣陣飛何急。豈有愁難說。一番疏雨一番風。知否有人憔悴、小樓中。
打窗落葉聲蕭瑟。寒氣燈前逼。病來詩思已無聊。添得這般情景、助魂銷。
霜鴻陣陣飛何急。豈有愁難說。一番疏雨一番風。知否有人憔悴、小樓中。
清代:
和瑛
朝渡雅隆江,浮梁乃舟造。山谷為我廬,又入西南奧。
深林蔽天日,人跡真罕到。凜冽刺毛骨,猬縮馬牛踔。
朝渡雅隆江,浮梁乃舟造。山谷為我廬,又入西南奧。
深林蔽天日,人跡真罕到。凜冽刺毛骨,猬縮馬牛踔。
明代:
陳邦彥
匡廬秋色落千嚴,湖蕩青青草半芟。晚翠和煙群島接,空潭浮月薄云銜。
如何圓魄看三度,猶自江村滯片帆。欲寄尺書隨雁足,鄉心撩亂倩誰緘。
匡廬秋色落千嚴,湖蕩青青草半芟。晚翠和煙群島接,空潭浮月薄雲銜。
如何圓魄看三度,猶自江村滯片帆。欲寄尺書隨雁足,鄉心撩亂倩誰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