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張濟川二首 其二
次韻張濟川二首 其二。宋代。李若水。 父老沾襟訟不平,千巖鬼哭亂泉聲。烏鳶誤飽忠義肉,點檢戰(zhàn)功誰眼明。
[宋代]:李若水
父老沾襟訟不平,千巖鬼哭亂泉聲。烏鳶誤飽忠義肉,點檢戰(zhàn)功誰眼明。
父老沾襟訟不平,千巖鬼哭亂泉聲。烏鳶誤飽忠義肉,點檢戰(zhàn)功誰眼明。
唐代·李若水的簡介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縣(今河北曲周縣)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為太學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國。靖康二年隨宋欽宗至金營,怒斥敵酋完顏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贈觀文殿學士,謚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為元城尉,調(diào)平陽府司錄,濟南府教授,除太學博士。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遷著作佐郎。使還,擢尚書吏部侍郎兼權(quán)開封府尹。二年,從欽宗至金營,金人背約,逼欽宗易服,若水敵不屈殘殺,時年三十五。
...〔
? 李若水的詩(115篇) 〕
唐代:
方干
春去春來似有期,日高添睡是歸時。雖將細雨催蘆筍,
卻用東風染柳絲。重霧已應(yīng)吞海色,輕霜猶自剉花枝。
此時野客因花醉,醉臥花間應(yīng)不知。
春去春來似有期,日高添睡是歸時。雖將細雨催蘆筍,
卻用東風染柳絲。重霧已應(yīng)吞海色,輕霜猶自剉花枝。
此時野客因花醉,醉臥花間應(yīng)不知。
明代:
韓邦奇
奉天承帝戒,東省肅齋居。竹蔭春階月,燈明夜榻書。
天風傳禁漏,郊露濕鑾輿。清曉朝班事,兢兢整佩琚。
奉天承帝戒,東省肅齋居。竹蔭春階月,燈明夜榻書。
天風傳禁漏,郊露濕鑾輿。清曉朝班事,兢兢整佩琚。
:
陳益稷
哲人萎矣棟梁傾,回首西風涕暗零。三世功名今古史,百年過客短長亭。
手扶紅日名猶在,身就黃粱夢不醒。記取汾陽舊勛業(yè),紫薇留種繼芳馨。
哲人萎矣棟梁傾,回首西風涕暗零。三世功名今古史,百年過客短長亭。
手扶紅日名猶在,身就黃粱夢不醒。記取汾陽舊勳業(yè),紫薇留種繼芳馨。
:
潘樂樂
一榻昏昏睡起遲,去來如夢至今疑。才回江海千重浪,又對風云百變棋。
何處清寧堪著我,此生流轉(zhuǎn)為哦詩。故人莫問升沉事,地僻花深臥不知。
一榻昏昏睡起遲,去來如夢至今疑。才回江海千重浪,又對風雲(yún)百變棋。
何處清甯堪著我,此生流轉(zhuǎn)為哦詩。故人莫問升沉事,地僻花深臥不知。
宋代:
曾豐
千古一碑得人愛,來書碑后幾前輩。相頡頏甚曾不饒,自混融之了無礙。
太平天子狃開元,馴致馬嵬悔何逮。桑陰未徙宗廟安,儲皇功豈不云倍。
千古一碑得人愛,來書碑後幾前輩。相頡頏甚曾不饒,自混融之了無礙。
太平天子狃開元,馴緻馬嵬悔何逮。桑陰未徙宗廟安,儲皇功豈不雲(yún)倍。
近代:
豐子愷
與汝江頭別,予情獨黯然。客居春興少,蜀道古來難。
對景思新語,當筵憶笑顏。群兒皆雋秀,最小即偏憐。
與汝江頭別,予情獨黯然。客居春興少,蜀道古來難。
對景思新語,當筵憶笑顔。群兒皆雋秀,最小即偏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