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潮五古十七首 其十二
說潮五古十七首 其十二。清代。丘逢甲。 郁郁金城山,上有千歲松。峨峨馬公墓,遇者懷孤忠。全家碧血葬,遺碣蒼苔封。我來吊昔賢,林影斜陽紅。登山曠四矚,遙接滄海東。山石儼伏虎,銘者為俞公。公當有明時,平倭著奇功。載觀沒羽字,如見揮戈雄。死者不復生,生者多庸庸。至今滄海上,日夜生夷風。
[清代]:丘逢甲
郁郁金城山,上有千歲松。峨峨馬公墓,遇者懷孤忠。
全家碧血葬,遺碣蒼苔封。我來吊昔賢,林影斜陽紅。
登山曠四矚,遙接滄海東。山石儼伏虎,銘者為俞公。
公當有明時,平倭著奇功。載觀沒羽字,如見揮戈雄。
死者不復生,生者多庸庸。至今滄海上,日夜生夷風。
郁郁金城山,上有千歲松。峨峨馬公墓,遇者懷孤忠。
全家碧血葬,遺碣蒼苔封。我來吊昔賢,林影斜陽紅。
登山曠四矚,遙接滄海東。山石儼伏虎,銘者為俞公。
公當有明時,平倭著奇功。載觀沒羽字,如見揮戈雄。
死者不複生,生者多庸庸。至今滄海上,日夜生夷風。
唐代·丘逢甲的簡介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詩人。字仙根,又字吉甫,號蟄庵、仲閼、華嚴子,別署海東遺民、南武山人、倉海君。辛亥革命后以倉海為名。祖籍嘉應鎮平(今廣東蕉嶺)。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臺灣彰化,光緒十四年(1887年)中舉人,光緒十五年登進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無意在京做官返回臺灣,到臺灣臺中衡文書院擔任主講,后又于臺灣的臺南和嘉義教育新學。
...〔
? 丘逢甲的詩(1115篇) 〕
宋代:
方岳
莫為盤飧烹不鳴,借公松石聽溪聲。貂蟬只是麒麟楦,寄語諸公卿自卿。
莫為盤飧烹不鳴,借公松石聽溪聲。貂蟬隻是麒麟楦,寄語諸公卿自卿。
清代:
陳恭尹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云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
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里,曾否江門夢釣翁。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雲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
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裡,曾否江門夢釣翁。
明代:
陸深
長江無六月,此語為誰傳。筠簟紗廚里,何人不可憐。
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樹成行更森爽。畫閣含風蘸水開,仙槎到海隨潮長。
長江無六月,此語為誰傳。筠簟紗廚裡,何人不可憐。
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樹成行更森爽。畫閣含風蘸水開,仙槎到海隨潮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