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旺
南旺。明代。歸有光。 嗟我南行舟,日夜向南浮。今日看汶水,自此南北流。帝都忽已遠,落日生暮愁。當年宋尚書,廟貌崇千秋。丈夫茍逢時,何必無大猷。嘆我學禹貢,胸中羅九州。杖策空去來,令人笑白頭。嘗疑伯顏策,毋乃非令謀。洪范天錫禹,大道衍箕疇。五行有汩陳,三事乃不修。鯀堤日以興,百川失其由。不見徐房間,黃河載高丘。
[明代]:歸有光
嗟我南行舟,日夜向南浮。
今日看汶水,自此南北流。
帝都忽已遠,落日生暮愁。
當年宋尚書,廟貌崇千秋。
丈夫茍逢時,何必無大猷。
嘆我學禹貢,胸中羅九州。
杖策空去來,令人笑白頭。
嘗疑伯顏策,毋乃非令謀。
洪范天錫禹,大道衍箕疇。
五行有汩陳,三事乃不修。
鯀堤日以興,百川失其由。
不見徐房間,黃河載高丘。
嗟我南行舟,日夜向南浮。
今日看汶水,自此南北流。
帝都忽已遠,落日生暮愁。
當年宋尚書,廟貌崇千秋。
丈夫茍逢時,何必無大猷。
歎我學禹貢,胸中羅九州。
杖策空去來,令人笑白頭。
嘗疑伯顔策,毋乃非令謀。
洪範天錫禹,大道衍箕疇。
五行有汩陳,三事乃不修。
鯀堤日以興,百川失其由。
不見徐房間,黃河載高丘。
唐代·歸有光的簡介
歸有光(1506~1571)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漢族,江蘇昆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眾多,60歲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內(nèi)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于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nèi)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并稱為嘉靖三大家。由于歸有光在散文創(chuàng)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時被稱為“今之歐陽修”,后人稱贊其散文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
...〔
? 歸有光的詩(125篇) 〕
明代:
邊貢
書來休更問新銜,蹇命非才久自諳。游屐謾誇探虎窟,釣竿何用狎龍?zhí)丁?/p>
終知展季三宜黜,豈但嵇康七不堪。傳語故交虛北望,已看華發(fā)住江南。
書來休更問新銜,蹇命非才久自諳。遊屐謾誇探虎窟,釣竿何用狎龍?zhí)丁?/p>
終知展季三宜黜,豈但嵇康七不堪。傳語故交虛北望,已看華發(fā)住江南。
元代:
劉詵
七月今年涼氣高,墻東古木夜蕭騷。孤城殘月角初動,野屋秋風雞亂號。
萬事惟馀雙短鬢,百齡須用幾綈袍。故人莫薦揚雄賦,衰老難勝執(zhí)戟勞。
七月今年涼氣高,牆東古木夜蕭騷。孤城殘月角初動,野屋秋風雞亂號。
萬事惟馀雙短鬢,百齡須用幾綈袍。故人莫薦揚雄賦,衰老難勝執(zhí)戟勞。
:
潘光祖
留臺掌后大司徒,六府修明五典敷。弘濟艱難承運泰,坐籌部伍息庚呼。
姬公未是明農(nóng)日,疏傳先懷止足圖。人望九章嗟信宿,駕還三徑理荒蕪。
留臺掌後大司徒,六府修明五典敷。弘濟艱難承運泰,坐籌部伍息庚呼。
姬公未是明農(nóng)日,疏傳先懷止足圖。人望九章嗟信宿,駕還三徑理荒蕪。
:
弘歷
先漏春光如自喜,蘄留秋色了無愁。如何卉里孤高種,也做偷寒送暖流。
先漏春光如自喜,蘄留秋色了無愁。如何卉裡孤高種,也做偷寒送暖流。
:
黃浚
瑰松礓石郁相依,復有寒流浸曲埼。舊主已成林際客,老兵猶護壁間詩。
豈徒負壑移舟感,絕憶科頭傅粉姿。霸氣暗收文酒散,廢亭殘日一攢眉。
瑰松礓石郁相依,複有寒流浸曲埼。舊主已成林際客,老兵猶護壁間詩。
豈徒負壑移舟感,絕憶科頭傅粉姿。霸氣暗收文酒散,廢亭殘日一攢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