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慧林寺以三峽
游慧林寺以三峽。宋代。陳與義。 我如東郊馬,攲側(cè)甘瘦病。今晨舉足輕,起行得幽勝。撫窗喚懶融,槁面初出定。眼中無長物,坐久爐煙正。門前幾烏帽,來往送朝暝。豈知帽影邊,有地白日靜。寶閣陰肅肅,童子色不令。年來惜違人,一笑取歸徑。愿言捐何肉,終歲奉清凈。檐鐸豈印吾,出門有馀聽。
[宋代]:陳與義
我如東郊馬,攲側(cè)甘瘦病。今晨舉足輕,起行得幽勝。
撫窗喚懶融,槁面初出定。眼中無長物,坐久爐煙正。
門前幾烏帽,來往送朝暝。豈知帽影邊,有地白日靜。
寶閣陰肅肅,童子色不令。年來惜違人,一笑取歸徑。
愿言捐何肉,終歲奉清凈。檐鐸豈印吾,出門有馀聽。
我如東郊馬,攲側(cè)甘瘦病。今晨舉足輕,起行得幽勝。
撫窗喚懶融,槁面初出定。眼中無長物,坐久爐煙正。
門前幾烏帽,來往送朝暝。豈知帽影邊,有地白日靜。
寶閣陰肅肅,童子色不令。年來惜違人,一笑取歸徑。
願言捐何肉,終歲奉清淨。檐鐸豈印吾,出門有馀聽。
唐代·陳與義的簡介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xiàn)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
? 陳與義的詩(374篇) 〕
宋代:
姜特立
老去林泉屬我,時來軒冕輸君。
正好南冥運翼,未用北山移文。
老去林泉屬我,時來軒冕輸君。
正好南冥運翼,未用北山移文。
宋代:
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會計時。進退云山為主判,陶镕水竹是兼司。
鶯花舊管三千首,風月初收二百題。歲暮又須行考課,堯夫非是愛吟詩。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會計時。進退雲(yún)山為主判,陶镕水竹是兼司。
鶯花舊管三千首,風月初收二百題。歲暮又須行考課,堯夫非是愛吟詩。
明代:
李孫宸
從子吾家彥,氣骨負高奇。少小同鉛槧,古道相與期。
及予返休沐,竹林日追隨。兩雛賴教植,余亦借箴規(guī)。
從子吾家彥,氣骨負高奇。少小同鉛槧,古道相與期。
及予返休沐,竹林日追隨。兩雛賴教植,餘亦借箴規(guī)。
宋代:
楊萬里
若道尋春被雨催,如何隨處兩三杯。
晚晴曉雨如翻手,有底虧儂不好來。
若道尋春被雨催,如何隨處兩三杯。
晚晴曉雨如翻手,有底虧儂不好來。
近代:
嚴古津
正憶春風帳,驅(qū)車過古城。論茶供侍坐,看竹自從行。
吳下言夫子,江東阮步兵。龜堂詩萬首,箋注喜初成。
正憶春風帳,驅(qū)車過古城。論茶供侍坐,看竹自從行。
吳下言夫子,江東阮步兵。龜堂詩萬首,箋注喜初成。
明代:
曹溶
斜掩紅窗,影迷前日桃花路。送春三度,只有人如故。
瘦減腰圍,每被征衫訴。歸心誤,雨聲深處,江上扁舟暮。
斜掩紅窗,影迷前日桃花路。送春三度,隻有人如故。
瘦減腰圍,每被征衫訴。歸心誤,雨聲深處,江上扁舟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