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虜將軍出塞歌
征虜將軍出塞歌。明代。董其昌。 皇家執契靜三邊,將軍更事勒燕然。心知驕子須大創,恥看烽火照甘泉。身挾期門射雕子,匣里吳鉤泠于水。雕戈赤羽三千騎,落日黃云一萬里。是時和高塞草枯,我兵勇氣先吞胡。連空幕影隨塵遁,竟夕笳聲喑不呼。將軍麾下都俠烈,誓刳胡腸飲胡血。箭鋒直掛青海灣,刀镮寧顧天山月。健兒手握月支頭,奪得燕然胡虜愁。功成不受封侯印,只為長纓志欲酬。
[明代]:董其昌
皇家執契靜三邊,將軍更事勒燕然。心知驕子須大創,恥看烽火照甘泉。
身挾期門射雕子,匣里吳鉤泠于水。雕戈赤羽三千騎,落日黃云一萬里。
是時和高塞草枯,我兵勇氣先吞胡。連空幕影隨塵遁,竟夕笳聲喑不呼。
將軍麾下都俠烈,誓刳胡腸飲胡血。箭鋒直掛青海灣,刀镮寧顧天山月。
健兒手握月支頭,奪得燕然胡虜愁。功成不受封侯印,只為長纓志欲酬。
皇家執契靜三邊,將軍更事勒燕然。心知驕子須大創,恥看烽火照甘泉。
身挾期門射雕子,匣裡吳鈎泠于水。雕戈赤羽三千騎,落日黃雲一萬裡。
是時和高塞草枯,我兵勇氣先吞胡。連空幕影隨塵遁,竟夕笳聲喑不呼。
將軍麾下都俠烈,誓刳胡腸飲胡血。箭鋒直掛青海灣,刀镮甯顧天山月。
健兒手握月支頭,奪得燕然胡虜愁。功成不受封侯印,隻為長纓志欲酬。
唐代·董其昌的簡介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區馬橋)人,明代書畫家。萬歷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后謚“文敏”。董其昌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蕩;青綠設色,古樸典雅。以佛家禪宗喻畫,倡“南北宗”論,為“華亭畫派”杰出代表,兼有“顏骨趙姿”之美。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能詩文。
...〔
? 董其昌的詩(379篇) 〕
清代:
戴亨
伊余削籍游京華,疇昔知交絕來往。踽踽孤蹤近十年,邂逅石閭非夢想。
高才逸氣淩九霄,冰雪奇文共欣賞。眉山即山相繼來,睥睨今古分雄長。
伊餘削籍遊京華,疇昔知交絕來往。踽踽孤蹤近十年,邂逅石閭非夢想。
高才逸氣淩九霄,冰雪奇文共欣賞。眉山即山相繼來,睥睨今古分雄長。
明代:
郭之奇
龍門通世好,虎剎獲新觀。會晤緣非偶,登臨足未艱。
層峰隨野眺,曲澗恣幽盤。風入陵通氣,日歸寺隱巒。
龍門通世好,虎剎獲新觀。會晤緣非偶,登臨足未艱。
層峰隨野眺,曲澗恣幽盤。風入陵通氣,日歸寺隱巒。
清代:
陶元藻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
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墻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
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牆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
宋代:
孔平仲
別我如不忍,念君方索居。蕭然對松竹,獨自理圖書。
擊缽詩無敵,連環辯有馀。驊騮志萬里,那久困鹽車。
別我如不忍,念君方索居。蕭然對松竹,獨自理圖書。
擊缽詩無敵,連環辯有馀。驊騮志萬裡,那久困鹽車。
:
陳振家
一蝶飛來大似窗,遭逢狹路意倉惶。輕搖兩翅摧黃葉,閑轉雙睛泛綠光。
頓覺腥風奔面頰,倒抽冷氣縮肝腸。歸來疑慮總難析,遮莫逍遙漆吏莊。
一蝶飛來大似窗,遭逢狹路意倉惶。輕搖兩翅摧黃葉,閑轉雙睛泛綠光。
頓覺腥風奔面頰,倒抽冷氣縮肝腸。歸來疑慮總難析,遮莫逍遙漆吏莊。
明代:
湛若水
何曾二子游楊輩,霜雪青霞候我門。可是行云無定跡,東風招手白云端。
何曾二子遊楊輩,霜雪青霞候我門。可是行雲無定跡,東風招手白雲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