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秋月
望秋月。明代。王恭。 望秋月,在家見月如等閑。幾度天涯望秋月,明月雖同非故山。舉頭問明月,古往今來幾圓缺?明月如有言,問我少年今白發。君不見汾水秋風鴻雁來,鄴中歌舞盡蒼苔。憂歡只問今時月,曾照離宮與露臺。今月應將古月同,古人今在九泉中。誰言金粟西陵下,不見流光到梓宮。
[明代]:王恭
望秋月,在家見月如等閑。
幾度天涯望秋月,明月雖同非故山。
舉頭問明月,古往今來幾圓缺?明月如有言,問我少年今
白發。
君不見汾水秋風鴻雁來,鄴中歌舞盡蒼苔。
憂歡只問今時月,曾照離宮與露臺。
今月應將古月同,古人今在九泉中。
誰言金粟西陵下,不見流光到梓宮。
望秋月,在家見月如等閑。
幾度天涯望秋月,明月雖同非故山。
舉頭問明月,古往今來幾圓缺?明月如有言,問我少年今
白發。
君不見汾水秋風鴻雁來,鄴中歌舞盡蒼苔。
憂歡隻問今時月,曾照離宮與露臺。
今月應將古月同,古人今在九泉中。
誰言金粟西陵下,不見流光到梓宮。
唐代·王恭的簡介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
...〔
? 王恭的詩(810篇) 〕
宋代:
范成大
作字腕中百斛,吟詩天外片心。
習氣吹劍一吷,病軀垂堂千金。
作字腕中百斛,吟詩天外片心。
習氣吹劍一吷,病軀垂堂千金。
宋代:
陸游
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游。
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里愁。
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遊。
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裡愁。
明代:
邊貢
送君無奈別情何,五日生朝客里過。心逐懸旌離漢徼,夢隨春柳渡遼河。
重關復嶺狼煙接,暮雨朝云海氣多。應有大篇吟出塞,不須停馬問干戈。
送君無奈別情何,五日生朝客裡過。心逐懸旌離漢徼,夢隨春柳渡遼河。
重關複嶺狼煙接,暮雨朝雲海氣多。應有大篇吟出塞,不須停馬問幹戈。
宋代:
孔平仲
憶昔游五嶺,甘蔗彌野闊。一來瑯琊城,此味久所闕。
商人自東南,駕海連天筏。所致雖不多,愛養尚如活。
憶昔遊五嶺,甘蔗彌野闊。一來瑯琊城,此味久所闕。
商人自東南,駕海連天筏。所緻雖不多,愛養尚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