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蜀先寄青城張遨先生
入蜀先寄青城張遨先生。宋代。趙抃。 踰年青社得徘徊,一日皇華下詔催。蜀道五千馳驛去,秦關百二拂云開。不同參政初時入,也似尚書兩度來。到日先生應笑我,白頭猶自走塵埃。
[宋代]:趙抃
踰年青社得徘徊,一日皇華下詔催。蜀道五千馳驛去,秦關百二拂云開。
不同參政初時入,也似尚書兩度來。到日先生應笑我,白頭猶自走塵埃。
踰年青社得徘徊,一日皇華下詔催。蜀道五千馳驛去,秦關百二拂雲開。
不同參政初時入,也似尚書兩度來。到日先生應笑我,白頭猶自走塵埃。
唐代·趙抃的簡介
趙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閱道,號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信安街道沙灣村)人。北宋名臣。元豐七年(1084年),趙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贈太子少師,謚號“清獻”。趙抃在朝彈劾不避權勢,時稱“鐵面御史”。平時以一琴一鶴自隨,為政簡易,長厚清修,日所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趙清獻公集》。
...〔
? 趙抃的詩(480篇) 〕
明代:
童軒
汗血曾勞百戰場,空遺踣鐵在文房。硯臺夜跡元霜滑,筆陣朝沖紫霧香。
削玉謾勞龍作劑,藏金聊藉豹為囊。可憐一蹶無人識,卻欲追蹤后二王。
汗血曾勞百戰場,空遺踣鐵在文房。硯臺夜跡元霜滑,筆陣朝沖紫霧香。
削玉謾勞龍作劑,藏金聊藉豹為囊。可憐一蹶無人識,卻欲追蹤後二王。
明代:
孫之獬
石頭王氣藉公揚,突爾縣車鬢未蒼。供茹芝探四皓紫,欲分金乏雨疏黃。
勒名鼎上蟲魚瘦,賜浣湖中煙月長。只恐東山棲不穩,九州轉運苦戎羌。
石頭王氣藉公揚,突爾縣車鬢未蒼。供茹芝探四皓紫,欲分金乏雨疏黃。
勒名鼎上蟲魚瘦,賜浣湖中煙月長。隻恐東山棲不穩,九州轉運苦戎羌。
宋代:
晁說之
學得浮云往復還,里中不出孰追攀。
九秋自與物情樂,一日須教我輩閑。
學得浮雲往複還,裡中不出孰追攀。
九秋自與物情樂,一日須教我輩閑。
清代:
鄭獻甫
亭皋一葉下,村落暮寒生。落日到鴉背,流云帶雁聲。
間招荷笠客,偶作傍山行。秋色散平楚,蕭蕭各自驚。
亭臯一葉下,村落暮寒生。落日到鴉背,流雲帶雁聲。
間招荷笠客,偶作傍山行。秋色散平楚,蕭蕭各自驚。
清代:
沙元炳
滿面英靈氣。有平生、撐腸拄腹,五千文字。讀破詩書兼讀律,打疊通何再世。
奈舉目、河山都異。論語為薪玄覆瓿,莽乾坤、那有經生事。
滿面英靈氣。有平生、撐腸拄腹,五千文字。讀破詩書兼讀律,打疊通何再世。
奈舉目、河山都異。論語為薪玄覆瓿,莽乾坤、那有經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