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吊梅村先生,用蘇韻
百字令·吊梅村先生,用蘇韻。宋代。張夏。 風流如昨,論文章喜獎,后生人物。一自中原龍戰后,臥看茅齋青壁。燕去鵑歸,徘徊京國,吟罷頭須白。咄哉評苑,錢龔漫數三杰。只為名下嫌疑,堂前危懼,誤逐征車發。吳許原來居太學,那免瓊臺埋滅。死見真心,從前宮闕,戒勿書毫發。詩人之墓,至今寒映松月。
[宋代]:張夏
風流如昨,論文章喜獎,后生人物。一自中原龍戰后,臥看茅齋青壁。
燕去鵑歸,徘徊京國,吟罷頭須白。咄哉評苑,錢龔漫數三杰。
只為名下嫌疑,堂前危懼,誤逐征車發。吳許原來居太學,那免瓊臺埋滅。
死見真心,從前宮闕,戒勿書毫發。詩人之墓,至今寒映松月。
風流如昨,論文章喜獎,後生人物。一自中原龍戰後,臥看茅齋青壁。
燕去鵑歸,徘徊京國,吟罷頭須白。咄哉評苑,錢龔漫數三傑。
隻為名下嫌疑,堂前危懼,誤逐征車發。吳許原來居太學,那免瓊臺埋滅。
死見真心,從前宮闕,戒勿書毫發。詩人之墓,至今寒映松月。
唐代·張夏的簡介
張夏,字伯起(《四朝聞見錄》甲集《張司封廟》)。仁宗天圣七年(一○二九),為太常博士(《宋會要輯稿》食貨三六之二二)。次年,遷開封府推官(同上書選舉一九之九)。景祐元年(一○三四),以都官員外郎知泗州,尋遷司封員外郎提點京西刑獄(《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一四)。旋以工部郎中出使浙江(《宋史》卷九七《河渠志》七)。
...〔
? 張夏的詩(34篇) 〕
宋代:
釋斯植
雨過山城日又西,西風一陣木犀開。
莫將心事憑秋雁,恐帶邊愁入夢來。
雨過山城日又西,西風一陣木犀開。
莫將心事憑秋雁,恐帶邊愁入夢來。
明代:
吳與弼
峭拔立云端,能生逆旅歡。但惜世無摩詰手,不能移向畫圖看。
峭拔立雲端,能生逆旅歡。但惜世無摩詰手,不能移向畫圖看。
宋代:
呂本中
眼明見此出籠鶴,似我北歸辭瘴嵐。慎勿低頭待收養,人間欣戚盡朝三。
眼明見此出籠鶴,似我北歸辭瘴嵐。慎勿低頭待收養,人間欣戚盡朝三。
明代:
釋今無
今夜又依高峽宿,一年心眼且新鮮。風聲入樹猿應語,鶴影橫江人未眠。
怪石看多追太古,微波寒漸起虛煙。吾生亦是無涯者,老去憑誰負此肩。
今夜又依高峽宿,一年心眼且新鮮。風聲入樹猿應語,鶴影橫江人未眠。
怪石看多追太古,微波寒漸起虛煙。吾生亦是無涯者,老去憑誰負此肩。
近代:
陳匪石
京華遍冠蓋,憔悴斯人。心力好付陽春,迷離一片,渺煙水、吳根殘畫同論。
斜陽小樓外,漫愁縈絲柳,望冷孤云。堂前舊燕,勸歸來、莫誤黃昏。
京華遍冠蓋,憔悴斯人。心力好付陽春,迷離一片,渺煙水、吳根殘畫同論。
斜陽小樓外,漫愁縈絲柳,望冷孤雲。堂前舊燕,勸歸來、莫誤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