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癸卯八月十七日逆旅平陽夜聞笛聲有感而作
水調歌頭 癸卯八月十七日逆旅平陽夜聞笛聲有感而作。宋代。段克己。 亂云低薄暮,微雨洗清秋。涼蟾乍飛破鏡,倒影入南樓。水面金波滟滟,簾外玉繩低轉,河漢截天流。桂子墮無跡,爽氣襲征裘。廣寒宮,在何處,可神游。一聲羌管誰弄,吹徹古梁州。月自于人無意,人被月明催老,今古共悠悠。壯志久寥落,不寐數更籌。
[宋代]:段克己
亂云低薄暮,微雨洗清秋。涼蟾乍飛破鏡,倒影入南樓。
水面金波滟滟,簾外玉繩低轉,河漢截天流。桂子墮無跡,爽氣襲征裘。
廣寒宮,在何處,可神游。一聲羌管誰弄,吹徹古梁州。
月自于人無意,人被月明催老,今古共悠悠。壯志久寥落,不寐數更籌。
亂雲低薄暮,微雨洗清秋。涼蟾乍飛破鏡,倒影入南樓。
水面金波滟滟,簾外玉繩低轉,河漢截天流。桂子墮無跡,爽氣襲征裘。
廣寒宮,在何處,可神遊。一聲羌管誰弄,吹徹古梁州。
月自于人無意,人被月明催老,今古共悠悠。壯志久寥落,不寐數更籌。
唐代·段克己的簡介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學家。字復之,號遁庵,別號菊莊。絳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與弟成己并負才名,趙秉文目之為“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時與其弟段成己先后中進士,但入仕無門,在山村過著閑居生活。金亡,避亂龍門山中(今山西河津黃河邊),時人贊為“儒林標榜”。蒙古汗國時期,與友人遨游山水,結社賦詩,自得其樂。元憲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詞曲,有《遁齋樂府》。
...〔
? 段克己的詩(196篇) 〕
明代:
徐熥
不顧房帷十載恩,竊將靈藥月中奔。楚臺有枕難通夢,漢殿無香可返魂。
夜靜鴛鴦虛錦帳,晝長鸚鵡喚璚軒。小星三五沉何處,垂老青衫濕淚痕。
不顧房帷十載恩,竊將靈藥月中奔。楚臺有枕難通夢,漢殿無香可返魂。
夜靜鴛鴦虛錦帳,晝長鸚鵡喚璚軒。小星三五沉何處,垂老青衫濕淚痕。
:
郭諫臣
亂山青四合,江浙路中分。草露沾香徑,松風掃白云。
遙趨南贛檄,深愧北山文。士女道旁立,相看舊使君。
亂山青四合,江浙路中分。草露沾香徑,松風掃白雲。
遙趨南贛檄,深愧北山文。士女道旁立,相看舊使君。
:
黃公輔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
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愿,一片鄉心度夕陽。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
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願,一片鄉心度夕陽。
:
王禹稱
勤王修歲貢,晚駕過郊原。蔽芾馀千本,青蔥共一園。
芽新撐老葉,土軟迸深根。舌小侔黃雀,毛獰摘綠猿。
勤王修歲貢,晚駕過郊原。蔽芾馀千本,青蔥共一園。
芽新撐老葉,土軟迸深根。舌小侔黃雀,毛獰摘綠猿。
明代:
皇甫汸
古來開閣自平津,幾見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優詔賜,乞骸何用屢書陳。
東都飲餞辭供帳,南驛乘符速去輪。歸到宜春酒應熟,散金惟欲會鄉人。
古來開閣自平津,幾見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優詔賜,乞骸何用屢書陳。
東都飲餞辭供帳,南驛乘符速去輪。歸到宜春酒應熟,散金惟欲會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