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陽橋送別
河陽橋送別。唐代。柳中庸。 黃河流出有浮橋,晉國歸人此路遙。若傍闌干千里望,北風驅馬雨蕭蕭。
[唐代]:柳中庸
黃河流出有浮橋,晉國歸人此路遙。
若傍闌干千里望,北風驅馬雨蕭蕭。
黃河流出有浮橋,晉國歸人此路遙。
若傍闌幹千裡望,北風驅馬雨蕭蕭。
唐代·柳中庸的簡介
柳中庸 (?—約775)名淡,中庸是其字,唐代邊塞詩人。河東(今山西永濟)人,為柳宗元族人。大歷年間進士,曾官鴻府戶曹,未就。蕭穎士以女妻之。與弟中行并有文名。與盧綸、李端為詩友。所選《征人怨》是其流傳最廣的一首。《全唐詩》存詩僅13首。其詩以寫邊塞征怨為主,然意氣消沉,無復盛唐氣象。
...〔
? 柳中庸的詩(11篇) 〕
宋代:
文同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攜歌管游。
鶯花有意欲惱亂,風雨何事相淹留。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攜歌管遊。
鶯花有意欲惱亂,風雨何事相淹留。
明代:
李贄
呼朋萬里外,拍手層霄間。塞晚浮煙重,天空歲月閑。
斷云迷古戍,落日照西山。幸有聲歌在,更殘且未還。
呼朋萬裡外,拍手層霄間。塞晚浮煙重,天空歲月閑。
斷雲迷古戍,落日照西山。幸有聲歌在,更殘且未還。
宋代:
韋驤
引髭聊試頗安然,正好憑依學坐禪。兒女環觀齊指笑,朱顏猶未怯雙蓮。
引髭聊試頗安然,正好憑依學坐禪。兒女環觀齊指笑,朱顔猶未怯雙蓮。
唐代:
馬戴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干曲,洲中見荻花。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幹曲,洲中見荻花。
明代:
陳子升
廣郡延袤古桂陽,郡人不省是維桑。換鹽忽漫逢賓客,食藕因思制楚裳。
天下幾州真刺史,我來一度舊劉郎。而今不作看花恨,消息王孫草盡芳。
廣郡延袤古桂陽,郡人不省是維桑。換鹽忽漫逢賓客,食藕因思制楚裳。
天下幾州真刺史,我來一度舊劉郎。而今不作看花恨,消息王孫草盡芳。
近代:
嚴古津
正憶春風帳,驅車過古城。論茶供侍坐,看竹自從行。
吳下言夫子,江東阮步兵。龜堂詩萬首,箋注喜初成。
正憶春風帳,驅車過古城。論茶供侍坐,看竹自從行。
吳下言夫子,江東阮步兵。龜堂詩萬首,箋注喜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