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平后送范倫歸安州
時平后送范倫歸安州。唐代。劉長卿。 昨聞戰罷圖麟閣,破虜收兵卷戎幕。滄海初看漢月明,紫微已見胡星落。憶昔扁舟此南渡,荊棘煙塵滿歸路。與君攜手姑蘇臺,望鄉一日登幾回。白云飛鳥去寂寞,吳山楚岫空崔嵬。事往時平還舊丘,青青春草近家愁。洛陽舉目今誰在,潁水無情應自流。吳苑西人去欲稀,留連一日空知非。江潭歲盡愁不盡,鴻雁春歸身未歸。萬里遙懸帝鄉憶,五年空帶風塵色。卻到長安逢故人,不道姓名應不識。
[唐代]:劉長卿
昨聞戰罷圖麟閣,破虜收兵卷戎幕。滄海初看漢月明,
紫微已見胡星落。憶昔扁舟此南渡,荊棘煙塵滿歸路。
與君攜手姑蘇臺,望鄉一日登幾回。白云飛鳥去寂寞,
吳山楚岫空崔嵬。事往時平還舊丘,青青春草近家愁。
洛陽舉目今誰在,潁水無情應自流。吳苑西人去欲稀,
留連一日空知非。江潭歲盡愁不盡,鴻雁春歸身未歸。
萬里遙懸帝鄉憶,五年空帶風塵色。卻到長安逢故人,
不道姓名應不識。
昨聞戰罷圖麟閣,破虜收兵卷戎幕。滄海初看漢月明,
紫微已見胡星落。憶昔扁舟此南渡,荊棘煙塵滿歸路。
與君攜手姑蘇臺,望鄉一日登幾回。白雲飛鳥去寂寞,
吳山楚岫空崔嵬。事往時平還舊丘,青青春草近家愁。
洛陽舉目今誰在,潁水無情應自流。吳苑西人去欲稀,
留連一日空知非。江潭歲盡愁不盡,鴻雁春歸身未歸。
萬裡遙懸帝鄉憶,五年空帶風塵色。卻到長安逢故人,
不道姓名應不識。
唐代·劉長卿的簡介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
? 劉長卿的詩(459篇) 〕
:
歐大任
雙魚消息五湖還,玄晏先生尚閉關。人候小車乘下澤,書成殘草寄名山。
江南煙月參差際,淮浦風云澒洞間。尺素懷君三百里,竹林何日一追攀。
雙魚消息五湖還,玄晏先生尚閉關。人候小車乘下澤,書成殘草寄名山。
江南煙月參差際,淮浦風雲澒洞間。尺素懷君三百裡,竹林何日一追攀。
宋代:
李之儀
何處又傳金椀出,幾人爭看玉山頹。幽情不是風期舊,異境難從指顧開。
猿鶴已回塵外駕,煙云休造眼中衰。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終年謝劫灰。
何處又傳金椀出,幾人爭看玉山頹。幽情不是風期舊,異境難從指顧開。
猿鶴已回塵外駕,煙雲休造眼中衰。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終年謝劫灰。
明代:
周倫
華省得高彥,道誼端可即。暌違苦炎熱,書記每相憶。
因擬翠微寺,侵晨計登陟。適我絆公事,躋馬復停勒。
華省得高彥,道誼端可即。暌違苦炎熱,書記每相憶。
因擬翠微寺,侵晨計登陟。適我絆公事,躋馬複停勒。
:
陳振家
孤根懸繞托巖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輕命數,豈將俗理詰蒼冥。
溪山久處有清氣,人事多爭損性靈。自落天涯無掛礙,吟魂欲共遠峰青。
孤根懸繞托巖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輕命數,豈將俗理詰蒼冥。
溪山久處有清氣,人事多爭損性靈。自落天涯無掛礙,吟魂欲共遠峰青。
清代:
吳藻
閣雨云疏,弄晴風小,薄寒惻惻如秋。有約湔裙,紅羅先繡蓮鉤。
酒鎗茶具安排慣,倩移來、三板輕舟。莫因循,歲歲芳時,日日清游。
閣雨雲疏,弄晴風小,薄寒惻惻如秋。有約湔裙,紅羅先繡蓮鈎。
酒鎗茶具安排慣,倩移來、三闆輕舟。莫因循,歲歲芳時,日日清遊。
宋代:
張方平
不必山林遠,且離朝市喧。前軒好風月,高客共琴樽。
在所同浮世,何須憶故園。八瓊還返事,聊更話根源。
不必山林遠,且離朝市喧。前軒好風月,高客共琴樽。
在所同浮世,何須憶故園。八瓊還返事,聊更話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