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魯至道
贈魯至道。元代。方回。 種薰不生蕕,種蕕不生薰。人力異培植,草木各有根。或不然此說,宜以變化論。蛟魚無頭角,作龍行寸雨云。曲蘗釀成酒,醒者皆醺醺。不見昔諸子,摳衣孔圣門。仲由氣暴虎,不使行三軍。欲俾賜也訥,故曰天何言。不見孺悲子,取瑟使之聞。色黃而在裳,深取六五坤。志學及從心,非變尚何云。南山隱霧豹,養其所變文。明明德新民,此書洙泗孫。所謂新者何,舍舊新是勤。服可古衣冠,耕須故田園。世惟有舊染,不可留一痕。變人先變己,毋我求道原。下愚彼不移,烏喙無蘭蓀。昏昏與曉曉,火蟄仍復蟠。人生悟此理,寸丹還一元。
[元代]:方回
種薰不生蕕,種蕕不生薰。
人力異培植,草木各有根。
或不然此說,宜以變化論。
蛟魚無頭角,作龍行寸雨云。
曲蘗釀成酒,醒者皆醺醺。
不見昔諸子,摳衣孔圣門。
仲由氣暴虎,不使行三軍。
欲俾賜也訥,故曰天何言。
不見孺悲子,取瑟使之聞。
色黃而在裳,深取六五坤。
志學及從心,非變尚何云。
南山隱霧豹,養其所變文。
明明德新民,此書洙泗孫。
所謂新者何,舍舊新是勤。
服可古衣冠,耕須故田園。
世惟有舊染,不可留一痕。
變人先變己,毋我求道原。
下愚彼不移,烏喙無蘭蓀。
昏昏與曉曉,火蟄仍復蟠。
人生悟此理,寸丹還一元。
種薰不生蕕,種蕕不生薰。
人力異培植,草木各有根。
或不然此說,宜以變化論。
蛟魚無頭角,作龍行寸雨雲。
曲蘗釀成酒,醒者皆醺醺。
不見昔諸子,摳衣孔聖門。
仲由氣暴虎,不使行三軍。
欲俾賜也訥,故曰天何言。
不見孺悲子,取瑟使之聞。
色黃而在裳,深取六五坤。
志學及從心,非變尚何雲。
南山隱霧豹,養其所變文。
明明德新民,此書洙泗孫。
所謂新者何,舍舊新是勤。
服可古衣冠,耕須故田園。
世惟有舊染,不可留一痕。
變人先變己,毋我求道原。
下愚彼不移,烏喙無蘭蓀。
昏昏與曉曉,火蟄仍複蟠。
人生悟此理,寸丹還一元。
唐代·方回的簡介
(1227—1307)宋元間徽州歙縣人,字萬里,號虛谷。幼孤,從叔父學。宋理宗景定三年進士。初媚賈似道,似道敗,又上十可斬之疏。后官知嚴州,以城降元,為建德路總管。尋罷歸,遂肆意于詩。有《桐江集》、《續古今考》,又選唐宋以來律詩,為《瀛奎律髓》。
...〔
? 方回的詩(1404篇) 〕
:
張羽(鳳舉)
猶是行春隊里仙,聞名未勝見時賢。交從暇日酬知己,飲托雄文紀盛筵。
出郭圖書留近驛,隔江燈火候歸船。送君便重思前度,不道長安遠日邊。
猶是行春隊裡仙,聞名未勝見時賢。交從暇日酬知己,飲托雄文紀盛筵。
出郭圖書留近驛,隔江燈火候歸船。送君便重思前度,不道長安遠日邊。
明代:
陶宗儀
隴頭不待鶴書招,勸駕賓筵禮數饒。芹泮泳游才孔俊,鵬程鶱翥氣彌高。
九山霽色浮江渚,十日春風拂柳條。一曲驪駒頻喚酒,離愁楚楚正難消。
隴頭不待鶴書招,勸駕賓筵禮數饒。芹泮泳遊才孔俊,鵬程鶱翥氣彌高。
九山霽色浮江渚,十日春風拂柳條。一曲驪駒頻喚酒,離愁楚楚正難消。
宋代:
陳舜俞
淺深秋色看紅葉,高下人煙入翠微。
過嶺已憐云滿{革登},穿林寧恨露沾衣。
淺深秋色看紅葉,高下人煙入翠微。
過嶺已憐雲滿{革登},穿林甯恨露沾衣。
唐代:
張立
四十里城花發時,錦囊高下照坤維。
雖妝蜀國三秋色,難入豳風七月詩。
四十裡城花發時,錦囊高下照坤維。
雖妝蜀國三秋色,難入豳風七月詩。
明代:
林光
斯文曾未識荊州,多少明珠惜暗投。畫舫莫隨流水去,白云多被好山留。
掃除俗慮新茅筆,披過寒冬老布裘。未了乾坤男子事,幾宜擔負幾宜休。
斯文曾未識荊州,多少明珠惜暗投。畫舫莫隨流水去,白雲多被好山留。
掃除俗慮新茅筆,披過寒冬老布裘。未了乾坤男子事,幾宜擔負幾宜休。
清代:
姚鼐
我行江北路漫漫,送爾江南山萬盤。青天落日如相憶,更倚蓮花峰上看。
我行江北路漫漫,送爾江南山萬盤。青天落日如相憶,更倚蓮花峰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