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臺
桂臺。近代。馮振。 未覺六尺低,坐看眾山小。上登桂臺顛,高出萬象表。仰觀白日馳,俯視青煙繞。出處豈殊途,拔俗自矯矯。
[近代]:馮振
未覺六尺低,坐看眾山小。上登桂臺顛,高出萬象表。
仰觀白日馳,俯視青煙繞。出處豈殊途,拔俗自矯矯。
未覺六尺低,坐看衆(zhòng)山小。上登桂臺顛,高出萬象表。
仰觀白日馳,俯視青煙繞。出處豈殊途,拔俗自矯矯。
唐代·馮振的簡介
馮振(1897.5.10-1983.3.13),知名的教育家、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詩人。1917年起先后在廣西梧州中學、北流中學、容縣中學、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江蘇教育學院、正風文學院、上海暨南大學、大夏大學和交通大學任教師、教務主任、教授和校長。1949年后,擔任廣西南寧師范學院、廣西師范學院(廣西師范大學前身)中文系教授和系主任、文學院教授、名譽系主任,桂林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政協委員等職。1983年3月13日在廣西師大病逝,終年86歲。
...〔
? 馮振的詩(161篇) 〕
唐代:
方干
春去春來似有期,日高添睡是歸時。雖將細雨催蘆筍,
卻用東風染柳絲。重霧已應吞海色,輕霜猶自剉花枝。
此時野客因花醉,醉臥花間應不知。
春去春來似有期,日高添睡是歸時。雖將細雨催蘆筍,
卻用東風染柳絲。重霧已應吞海色,輕霜猶自剉花枝。
此時野客因花醉,醉臥花間應不知。
宋代:
劉瀾
向陽看未足。更露立闌干,日高人獨。江空佩鳴玉。問煙鬟霞臉,為誰膏沐。情間景淑。嫁東風、無媒自卜。鳳臺高,貪伴吹笙,驚下九天霜鵠。紅蹙。花開不到,杜老溪壯,已公茅屋。山城水國。歡易斷,夢難續(xù)。記年時馬上,人酣花醉,樂奏開元舊曲。夜歸來,駕錦漫天,絳紗萬燭。
向陽看未足。更露立闌幹,日高人獨。江空佩鳴玉。問煙鬟霞臉,為誰膏沐。情間景淑。嫁東風、無媒自蔔。鳳臺高,貪伴吹笙,驚下九天霜鵠。紅蹙。花開不到,杜老溪壯,已公茅屋。山城水國。歡易斷,夢難續(xù)。記年時馬上,人酣花醉,樂奏開元舊曲。夜歸來,駕錦漫天,絳紗萬燭。
宋代:
韓淲
盡道今年春較早。梅與人情,覺得梅偏好。一樹南豅香未老。春風已自生芳草。來自城中猶帶曉。行到君家,細雨吹池沼。悵望沙坑須會到。玉溪此意年時少。
盡道今年春較早。梅與人情,覺得梅偏好。一樹南豅香未老。春風已自生芳草。來自城中猶帶曉。行到君家,細雨吹池沼。悵望沙坑須會到。玉溪此意年時少。
明代:
龔敩
西浙澄波浸五湖,平江王氣壓三吳。故家禮樂新文運,澤國山河舊霸圖。
昭代賢才誇奕世,中州清淑出名都。云高北海翻鵬翼,塵滿南陽識鳳雛。
西浙澄波浸五湖,平江王氣壓三吳。故家禮樂新文運,澤國山河舊霸圖。
昭代賢才誇奕世,中州清淑出名都。雲高北海翻鵬翼,塵滿南陽識鳳雛。
唐代:
李山甫
國東王氣凝蒲關,樓臺帖出晴空間。紫煙橫捧大舜廟,
黃河直打中條山。地鎖咽喉千古壯,風傳歌吹萬家閑。
來來去去身依舊,未及潘年鬢已斑。
國東王氣凝蒲關,樓臺帖出晴空間。紫煙橫捧大舜廟,
黃河直打中條山。地鎖咽喉千古壯,風傳歌吹萬家閑。
來來去去身依舊,未及潘年鬢已斑。
明代:
王廷相
省垣梧竹抱幽虛,吏散蕭然似隱居。風冷池亭猶岸幘,日斜窗幾有攤書。
身依明主忻難遇,官佐戎機愧自疏。有美東曹稱獨步,腐儒何幸接簪裾。
省垣梧竹抱幽虛,吏散蕭然似隱居。風冷池亭猶岸幘,日斜窗幾有攤書。
身依明主忻難遇,官佐戎機愧自疏。有美東曹稱獨步,腐儒何幸接簪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