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進尺退 |
前進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償失。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別的山。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的外力。 |
學以致用 |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致:使達到;用:實際應用。 |
窮途潦倒 |
潦倒:失意。形容無路可走,十分失意。參看“窮愁潦倒”。 |
長命富貴 |
既長壽又富裕顯貴。 |
綽有余裕 |
形容態度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后也指能力、財力足夠而有剩余。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亂;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 |
不三不四 |
不像這也不像那。即不像樣子;不倫不類。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 |
列風淫雨 |
列:烈;淫:過量。本指狂風暴雨。后比喻錯別字連篇。 |
擦肩而過 |
擦:挨。挨著肩而溜走。指沒有抓住機會。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下臨無地 |
臨:居高處朝向低處。從高往下看,望不見底。形容地勢極其陡峭。 |
萬馬奔騰 |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奔騰:跳躍著奔跑。 |
穩操勝券 |
穩:穩當地;操:拿著;掌握。穩穩地拿著勝利的憑證。比喻有勝利的把握。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大張旗鼓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刀耕火種 |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種子。指原始的農業耕作技術。也作“火耨刀耕”。 |
孝子賢孫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泛指有孝行的子孫。 |
將伯之呼 |
指求人幫助。 |
通俗易懂 |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
分門別類 |
門:類;別:區別。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 |
錯落有致 |
致:別致;有情趣;錯落:參差交錯;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但卻極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恐后爭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 |
戰戰業業 |
戒慎畏懼貌。 |
綠林強盜 |
指山林的強盜。 |
形影相隨 |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形容關系密切;永不分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