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應令 |
與季節時令相適應。 |
致遠恐泥 |
致遠:到達遠方,比喻委以重任;泥:阻滯拘泥,難行。恐怕妨礙實現遠大目標。比喻小技無補于大業。 |
高屋建瓴 |
建:倒水,潑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遏。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功成名就 |
功:功業。就:達到。功績取得了,名聲也有了。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一哄而起 |
喧鬧;起哄。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 |
困而不學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
白發蒼蒼 |
蒼蒼:灰白色。形容年邁而頭發花白。 |
有目共睹 |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
各行各業 |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 |
千真萬確 |
真:真實;確:確實。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說話、作文章嚴謹慎重。斟酌:考慮;推敲。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遲鈍;漠不關心。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
陰陽怪氣 |
形容態度怪癖,冷言冷語,不可捉摸。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這種形體;色色:原指生出這種顏色。 |
意惹情牽 |
惹:引起。牽:牽掛。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 |
一彈指頃 |
手指一彈的時間。比喻時間極短暫。 |
風卷殘云 |
大風把殘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殘存的東西掃蕩干凈;也用來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
留戀不舍 |
依戀著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 |
置之度外 |
放在考慮之外(置:放;度:打算;計較)。形容不放在心上。 |
黯然神傷 |
心情沮喪;心神憂傷。 |
大顯神通 |
神通:原為佛教用語;指無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極其高超的本領。形容充分顯示出高超的本領。 |
處安思危 |
處:居于;思:想,考慮。處在平安的環境里,也要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 |
可乘之機 |
乘:憑借;利用;機:機會。可以利用的機會。 |
出其不意 |
其:代詞;對方;不意:沒有意料到。原指作戰時;在對方料想不到或沒有準備時;進行突然襲擊。現泛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