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識途 |
識:認得;途:路。老馬能認識走過的道路。比喻年紀大的人;富有經驗。 |
從俗浮沉 |
順著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 |
黃臺之瓜 |
黃臺:指《黃臺瓜辭》,為唐李賢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談。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
喟然長嘆 |
喟然:嘆氣的樣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 |
躡手躡腳 |
躡:放輕腳步。形容動作很輕;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隨。 |
遁入空門 |
遁:逃遁;空門:指佛教,因佛教認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開塵世而入佛門。 |
廢書而嘆 |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 |
喔咿儒睨 |
儒睨:強笑的樣子。形容老著臉皮,強作歡顏。 |
語不驚人 |
語:言語,也指文句。語句平淡,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 |
雞胸龜背 |
凸胸駝背。 |
常年累月 |
長年累月,形容經過的時間很長。 |
指手劃腳 |
用手指;用腳劃。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也比喻瞎指揮;亂加評論指責。 |
半夜三更 |
三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半夜子時為三更;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
盡誠竭節 |
誠:忠誠。節:氣節,義節。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亦作“盡節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竭忠盡節”。 |
善善惡惡 |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
卑鄙齷齪 |
齷齪:骯臟。品行惡劣下流。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
鴛鴦:鳥名,比喻夫妻。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亂點鴛鴦,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比喻胡亂指揮。 |
悲不自勝 |
勝:經受得住。悲傷得使自己經受不住了。形容傷感至極;情難自禁。 |
止戈興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爭,施行仁政。 |
騰聲飛實 |
傳揚名聲與功業。謂使名實俱得傳揚。 |
驚心悼膽 |
悼:戰栗。形容恐懼到極點。 |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比喻本來想損害別人,結果卻害了自己。 |
背義忘恩 |
指背棄道義,忘卻恩德。同“背恩忘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