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 |
因:根據;材:資質;施:施加;進行;教:教育。根據學習的人的不同志趣、資質來進行不同的教育。 |
浪跡江湖 |
到處漂泊,沒有固定的住處。 |
經邦論道 |
指治理國家,談論治國之道。比喻位居高層 |
節用裕民 |
節約用度,使人民過富裕的生活。 |
亦復如是 |
復:又,再。也是這樣。 |
彬彬有禮 |
彬彬:原為文采與質樸兼備貌。形容文雅而有禮貌。 |
野心勃勃 |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盤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野心很大。 |
棟梁之材 |
可以做屋棟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夠擔當重任的人。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百戰百勝 |
打一百次仗;勝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戰;所向無敵。 |
朝令夕改 |
早上發的命令;晚上就改變。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無所適從。 |
暴取豪奪 |
豪:強橫。用暴力劫奪。 |
見危致命 |
見“見危授命”。 |
團團轉 |
回環旋轉,形容不知道怎么辦好。 |
將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敗。兵少將少。形容兵力薄弱。 |
分路揚鑣 |
揚鑣:指驅馬前進。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公才公望 |
才:才識;望:名望。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 |
融會貫通 |
融會:融合領會;貫通:透徹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 |
珠玉之論 |
形容精辟的言論,卓越的見解。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龍爭虎斗 |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顛倒。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地大物博 |
地域遼闊;物產豐富。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忙不擇價 |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 |